極地離台灣不遠:全球暖化之下的南北極 | 環境資訊中心

極地離台灣不遠:全球暖化之下的南北極

2008年12月17日
作者:張隆盛(財團法人牽成永續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地球生病了!隨著人類快速發展,我們正親手破壞孕育生命的地球。雖然地球接收自太陽的能量並非恆久不變,過去也曾多次出現暖化及寒化的情況,但隨著人口增加、砍伐森林、過度漁獵的結果,導致棲地減少、生態失衡,同時造成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急遽增加,地球氣溫快速增高,於是極地冰層開始溶化。

根據資料顯示,200年來,全球氣溫平均上升攝氏0.74度,尤其近年暖化速度加劇,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都在增高中,據牛頓科學雜誌復刊1號報導,21世紀的氣溫可能上升攝氏1.8度,最高升幅可達攝氏4度。全球暖化已成為本世紀全體人類要面對的主要課題之一。

消失中的白色大地

地球持續暖化的結果,南北兩極受到暖化的影響比地球上其他地區更為顯著。

北極是一塊大的浮冰,近年來已大幅度縮減,據統計,北極地區的海冰在去(2007)年減少了23%,依這個速度,悲觀的預估,在今後的20年內,到了2030年之前,北極可能夏天無冰。

而南極的狀況呢?在南極,拉森冰棚在短短的兩年內幾乎已全部崩解;最大的羅斯冰棚也已在2000年崩下一塊面積大約是台灣2/3大的冰山;原本大部分冰封的格陵蘭沿岸的冰也已大量消失。

北極氣溫上升幅度比任何地方厲害

北極是被陸地包圍的海洋,北極冰帽平均不到10英尺。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於2006年出版的「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指出,北極冰帽就像一面大鏡子,反射大部分不斷產生的太陽輻射。當一部分冰塊融化,能反射來自太陽的熱量急遽減少,遼闊的大海因而吸收大部分的熱能,而使得海水溫度上升。暖化的海水又讓冰塊邊緣增加融化的壓力,冰層因而加速融化。因此,北極地區氣溫上升的幅度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厲害。

高爾也提到不斷上升的氣溫,使北極浮冰日益單薄,環繞北冰洋的凍土層顯得脆弱。這些改變,已對當地居民造成實質的生活影響。例如凍原可供汽車行駛日數減少,據調查,阿拉斯加可供汽車行駛天數下降到每年少於80天;凍土融化也造成滑坡現象,導致大樓坍塌。

若是全球持續暖化,北極冰融,首當其衝的就是北極熊及原住民。北極熊因為沒有浮冰,無法抓到海豹,可能成為最先滅絕的動物。

氣候暖化 南極冰融

相較於北極地區,雖然氣候變遷對南極地區的影響較小,但南極冰架也正逐漸消失中,冰融現象明顯。除前述南極拉森冰棚短短兩年內幾乎全部崩解、羅斯冰棚2000年崩下一塊大冰山外,南極半島的暖化程度是全球平均的5倍,南極半島的海冰比26年前縮小60%。根據統計,一旦南極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增高65公尺。

因為持續暖化,海冰縮小,部分紳士企鵝族群數量已減少30%到60%不等,部分帝王企鵝族群也因食物的減少而少掉一半。

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

企鵝與北極熊的生存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只是整個大災難的開始,地球上其他地區的物種也同樣面臨生存的危機。

地球若持續暖化,生物就必須遷徙至緯度或海拔更高的地區生活,但那些生活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等極限地區的動植物,卻已沒有逃避的場所。

此外,南北兩極的冰雪融化,也將改變洋流的型態,影響暖寒流的正常循環,連帶使得各地氣候變得怪異。海水垂直傳送也因海面溫度的升高而減緩,阻止海水湧升,海洋生物不再繁盛,使得企鵝乃至人類食物的來源減少。

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預測,氣溫上升攝氏1.5至2.5度以上,就可能造成全球20%至30%的已知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氣溫上升攝氏4度,最高可能造成全球40%的物種將面臨滅絕。

全球持續暖化,北極熊首當其衝,可能成為最先滅絕的動物。攝影:張隆盛

沿海地區國土保安成問題

未來氣候變遷影響,還可能造成傳染病潛在危險地區增加、缺水人口增加、全球糧食產量減少、物種滅絕危機增加等。估計溫度上升攝氏1度,就可能改變傳染病(如瘧疾)的危險地區;溫度上升攝氏2度,全球缺水人口將可能新增至30億;溫度上升攝氏3度,未來不適合穀物生產地區將增加,導致全球糧食產量減少。

冰原的融化將令海平面升高,人口密集的海岸地區將受暴潮的侵襲。IPCC預測,21世紀海平面將上昇18至59公分,暴潮受災面積急增,台灣西部沿海、大陸東南沿海包括長江三角洲,將無法倖免,甚至全世界許多島國,將面臨滅國的危機。

尤其台灣西部沿海地區因為農業灌溉、漁業養殖、民生及工業用水需求增加,大量抽取地下水後,導致沿海地區嚴重的地層下陷,每逢豪雨或颱風,積水不退、海水倒灌成災的報導,屢見不鮮。未來全球若持續暖化,低於海平面的地方要做平均6公尺的堤防,漲潮及颱風來時的浪也更高了,沿海地區的國土保安備受威脅。

第4屆國際極地年啟動

2007年3月1日,第四屆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IPY)啟動,並將於2009年3月1日結束。本屆國際極地年以全球暖化作為主要議題,一共有63個國家,五萬多位科學家進行230多項的研究,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故被稱為科學界的「奧林匹克」。

國際極地年大約每50年舉行一次。最早是由於19世紀末發現南極之後,科學家的注意力由北極轉到南極。經過不同的探險活動,科學家認為個別的科研只是「瞎子摸象」,有國際分工合作的必要。於是在1882~1883年倡議舉辦第一屆國際極地年,這期間共有12個國家進行15次的極地探險考察,開啟極地科研國際合作的先河。

第二屆國際極地年由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建議於1932~1933年舉行,當時共有40個國家參加,除了研究高空的噴氣流等之外,各國先後在南極地區設置40座研究站。

30年代南極領土的爭執引起科學界的憂慮,於是於1950年由科學界領袖在華盛頓聚會,建議提前舉行第三屆國際極地年(1957~1958)。這屆最大的貢獻是促成了「南極條約(The Antarctic Treaty)」的簽定。相關國家同意「擱置主權爭議」,把南極界定為和平、科學研究的保護區,各國設置的研究站所進行的各項研究工作,讓我們對南極有了較為宏觀的認識。這項條約是劃時代的創舉,影響至為深遠。

極地離台灣很遙遠,但極地變化卻立即反應出地球氣候的細微變化,我們應該要持續關注極地變化,重視極地所發出的警訊。攝影:張隆盛

南北極離台灣並不遠

極地國家積極參與國際極地年的各種活動,但非極地國家也對相關議題極為重視。日本早在1998年就施行「南極地區環境保護法」,並設有昭和及富士兩座永久研究站及兩處無人測站;韓國也在1988年在南極半島附近的喬治王島設置世宗研究站;中國在南極設有長城及中山兩個研究站。日、韓、中三國在挪威最北的兩個島嶼各設有一處研究站,連印度在南極也有兩處研究站。

這些國家為國際極地年各別成立國際極地年委員會,積極參與並承擔若干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相形之下,台灣對於正進行中的第4屆國際極地年,卻沒有予以重視。這種情況也許是認為極地離我們非常遙遠,那裡發生的事情不比政治、經濟問題切身之故。

但是極地離我們真的如此遙遠嗎?如今已可確知,地球氣候的任何細微變化,都將立即反應在極地上;南北極地區受到氣候暖化的影響,比地球上任何地方更為顯著,且進一步為世界各國帶來全面性的影響。我們甚至可說,極地的變化正是全球暖化問題的根源。極地很遠,對各國的影響力卻無遠弗屆、如影隨形。

全球暖化已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國際議題之一,我們應該要持續關注極地的變化,重視極地所發出的警訊,透過改變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落實節能省碳,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