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韓國江陵端午祭為例(下) | 環境資訊中心
世界遺產巡禮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韓國江陵端午祭為例(下)

2009年02月20日
作者:黃縷詩(韓國江陵市關東大學影像學系教授,文化保護委員)編譯:孫海倫

韓國端午江陵祭  圖片提供:台灣世界文化遺產協會

江陵端午祭保有豐富的人類文化,也是具有獨特性的活動,但在現代社會中面臨消失的危機。為了持續傳承,必須注入所有的努力,在登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現在這份傳統或可維持下去了。

保存江陵端午祭的政策

實際上近代江陵端午祭的文化遺產正在漸漸消失,因為維持文化的大部分都是老人,世襲巫減少的速度也相當快,如果不即時提出對策,將會面臨無法傳承的危機。學習起來比較簡單的假面舞,是目前傳承最活躍的項目,但是萬一江陵市民和地方自治團體無法將江陵端午祭的精神本貌維持下去的話,將無法在國際社會中落實這份文化遺產的約定。為延續文化,應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努力。

一、成立江陵端午祭委員會和端午文化館

江陵端午祭透過代表地方住民的「江陵端午祭委員會」進行活動計畫和執行、預算編定等,可以反映出地方住民的意見。社團法人「江陵端午祭委員會」策畫江陵端午祭所有的活動、掌管端午祭國內外的廣告。江陵端午祭是一年只有一次的活動,但是平日也可以在江陵市內端午活動場內的「端午文化館」中,了解端午的文化歷史。「端午文化館」中的劇場,也會有相關表演活動。

二、韓國政府的重要無形文化財保護政策

韓國在日本侵占和無數的戰爭中,有相當多的歷史文物被損毀。為了挽回消失的傳統文物,韓國政府在1962年制定文化遺產保護法和重要無形文化財指定制度。現在被指定的韓國重要無形文化財共有110個項目。江陵端午祭在1967年被訂為第十三號文化財。政府在端午祭中的祭禮和女巫表演、假面舞等的各種項目中選定人類文化財,並補助傳授教育費。

三、江陵文化團體和教育機關的責任

江陵的文化團體和教育機關負責青少年和一般人民的江陵端午祭文化傳承。「江陵文化院」的運作,主要是傳授小學學生、中學學生假面舞、農樂、民謠等教育活動。江陵市內17個學校中,一年平均有五百名學生接受傳統藝術教育。「芢苒民俗研究會」的工作則以一般人民為對象,為人民解答江陵端午祭的歷史的機關。「江陵文化的家」以小學生為對象,持續舉辦製作端午祭影像的活動。

此外,江陵市內的小學,會在江陵端午祭中臨時休課一天,每個人都可以參加活動,並且參與以小學生為對象的農樂體驗大會,以及以中學生為對象的打擊樂等。還有江陵鄉話大會、端午民俗體驗館等,為青少年的傳承作準備。

四、江陵市的協助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努力

江陵市政府正為江陵端午祭的活動進行相關行政上的協助。但是原則上不會干涉活動上的內容。一方面重建日本佔領時期被破壞的大城隍寺等和江陵端午祭相關建築物。除此之外以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為主題,主辦國際市長會議(2004年6月15日~17日,共 16國40多位參與)以「江陵的宣言」為主題,設立都市間的合作網絡等,各國間所持有的文化遺產保護政策內容互相作交流。2005年和2006年設立國際無形遺產地方政府管理者的辦公室,傾所有的努力完成都市間的文化遺產合作網。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名稱:韓國江陵端午祭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

類別:社會習俗∕節慶

國家:韓國(Republic of Korea)

江陵端午祭是位於朝鮮半島上的江陵及附近地區的節日。節日主要透過在大關嶺舉行一種薩滿教的儀式,祭拜山神以及男國師和女國師。儀式中有傳統音樂和Odokddegi民歌、官奴假面舞、口占詩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南江集市是朝鮮最大的戶外集市,在這裡有各式當地特產和手工藝品的買賣、比賽、遊戲和馬戲表演,這些已經構成了節日的另一道風景。

每年,長達四周的祭典從農曆4月5日的神酒釀造開始。同時舉行達諾薩滿教儀式,儀式中的主角是神木、sinmok和hwagae—─一種用羽毛、鐘鈴和竹子做成的聖器。

三世紀的中國文獻中最早記載了這一活動,節日的現代形式、包括其中的一些元素,在後來的《Imyeong紀》中都有記述,該書刊行於朝鮮王朝的京宗時代(1720~1724)。

將祭孔儀式、薩滿教儀式和佛教儀式融為一體,是江陵端午祭的特點之一。透過儀式祭獻神靈,以保當地居民生活富足安寧,因為當地居民相信自然災害是潛在的。每年,有大量遊客來觀禮,並積極參與儀式的準備活動:做端午祭扇、釀造聖酒、畫官奴假面、用河水洗頭。從節日的傳統語境上看,它的功能之一就是打破了社會階級,允許所有階層參與。今天,這一點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社區意識的加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延伸閱讀:人類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代表作漫談:《世界遺產雜誌創刊號》第107頁
  • 本文摘錄自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出版之世界遺產雜誌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