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吉貝之心 | 環境資訊中心
離島圓夢曲

遇見吉貝之心

2009年07月14日
作者:詹雅如(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台灣澎湖吉貝嶼愛鄉協會專員)

吉貝沿海近百座的石滬訴說著島民的生命史;攝影:Wei

涼涼的晚風穿過小木窗,小風車呼嚕嚕旋轉的聲音引我離開電腦螢幕,抬頭看出寂靜的夜空,「今天是農曆初五,現在正是退潮的時間呀!」打開冰箱提了一罐麥香紅茶,自以為趕赴拍廣告的美麗大景,出門與新月星空和潮間帶約會,這是我在吉貝島上生活的一個幸福旅程。

晚上八點,烏漆麼黑的大海透過起伏的浪潮聲宣告存在,退潮露出了大片石滬群和潮間帶,海洋之子的島民們紛紛備好燈具漁具走進大海的懷抱,不像連續劇演的往海邊走彷彿就是尋死路,在這個島上的人往海裡走是為了尋找生路。幾乎每天上演的經典戲目,還會因應著四季氣溫風向的更迭,海水潮起潮落的韻律而調整,那是數百年來人與海洋持續交織出的生命力。

如夢的美景在眼前,有時卻會被身後民宿區遊客歡唱卡拉OK的嘶吼聲劃破。曼妙的海洋和陸地間隔著一道消波塊長城,這道長城守護著佔領海岸線的民宿山莊;但長城也是牢籠,分隔人與海的距離,也有如小學課桌上劃分彼此的粉筆線,帶著劍拔弩張的氛圍。曾幾何時,每日走向海洋的人們,竟然離海越來越遠,水泥岸邊的浪潮聲變成這個島嶼精神錯亂的低鳴。

記錄著吉貝生活、生產與生態面貌的傳統廟宇鑿花作品;攝影:Ya-Lu

這是我住在吉貝的第二個夏天,混著風乾鹹魚的海味依然不變,慢慢變化的是我外來者的角色,但我仍時常在思考自己為何而來;對我來說,寫論文並不是個好答案,只是循著那牽引我回到這座獨一無二小島生活的想望。

回想2006年的夏天,一場環境NGO會議上,接觸了當時抗議吉貝沙尾BOT案而奔走的吉貝居民,並透過青輔會社區工讀的機會,第一次跨海來到二級離島的吉貝,工作了將近兩個月。

這次的機遇讓我念念不忘,充滿海島人文特色、生態環保與產業矛盾的吉貝嶼,它不是個理想桃花源,現實的充滿人際、權、利的交纏,但另眼相待,我認為這是個難得生命力十足的小島,不斷的變化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新舊的磨合與衝突不斷上演在日常生活的舞台;攝影:Rocean

許多朋友對我選擇去吉貝感到困惑,原來吉貝在許多澎湖人眼中的印象並不好,除了位置偏遠沒有交集,有海盜之島的說法,更甚是吉貝從20年前一躍成為澎湖觀光之重鎮的歷史背景,快速進入的人潮、利益和開發思想,因而急速扭轉純樸漁村的面貌。

如利刃般切入居民生活的觀光業,似乎太快便剖開脆弱的人與環境,赤條條的呈現了許多不堪、無奈、競爭,但同時吉貝也孕育了一群愛護鄉土的子民,很幸運的我遇到這群人,遇到了他們赤誠愛鄉的心,也進而愛上這個小島。這個遠離我出生地,也沒有半個親人的地方,卻慢慢的成為我的第二個家,成為我時時刻刻掛念的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