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生態工作假期,眼前的一花一木、一蟲一樹,都不再一樣了!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生命智慧!」
12日上午艷陽高照,一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陽明山國家公園合辦的生態工作假期,號召來自各地、初次相見的14位志工,齊聚陽明山雍來溼地,協助清除強勢種,以維護生態池功能。此外主辦單位亦安排2場生態導覽,讓大家認識四周地質特性,領略路邊小花小草的演化智慧;在短短半天內,志工們不僅以汗水澆灌陽明山的土地,同時也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完成一場生命的洗禮!
14位志工分為2組,一組扛著20多根木樁,置放在溼地四周以標示觀察點,並進行水質測量工作。另一組則在講師蔡桉浩的帶領下,緩步踏入布滿底泥的「擾動區」,跟難纏的「李氏禾」奮戰。剛開始志工們小心翼翼一步一停,深怕陷入泥淖動彈不得;約莫半小時,已見大家優哉的或坐或蹲,完全無視軟泥爬上衣襟、袖口,只拼命扭擺雙手和屁股,努力將深入泥底的李氏禾連根拔除,避免溼地陸化。
「哇!好難拔呀!」志工口中嚷著,手卻一直沒停下來。工作人員連連提醒日曬嚴重需上岸補充水分,大家仍捨不得休息,「從來沒這麼累過,但一定要拔乾淨,不然一下子就又長滿了!」大家接力將李氏禾一籃接著一籃運到岸上,池面愈來愈寬,「可不可以多留幾分鐘呀?」直到午餐時間,志工仍捨不得上岸。
本次清除強勢種行動,成果共31籃;水質檢測結果呈現酸化,講師蔡桉浩表示這可能由於水量較少及四周硫磺地形所影響。陽明山火山地形自日治時代便吸引採礦業的進駐,雍來溼地的前身便是一座廢棄礦場。如今這座廢礦場搖身一變生態池,成為蜻蜓、龜類的住所,「也有鳥類和夜行性動物到此飲水」,蔡桉浩自泥地上無數的爬痕推測。
假日參與生態工作假期,換來滿身泥巴、汗水和手腳痠疼,何苦來哉?在旅遊業服務的冠蕙認為,「假日與其在家裡看電視,不如做些對環境有意義的事!」於是她早上4:00起床,千里迢迢從台中趕來。這次帶著兒子一起參加的淑華也表示,「以前常來爬山,卻從來不曾對這塊土地體會這麼深!」4位之前參與過其他梯次的「回鍋」志工,靜慈特地帶來耙子對付頑強的水草,凱玲則比較兩次的不同:「這次更累!任務更艱鉅!」另兩位媽媽級志工足娟和素華,在池中樂而忘返,「人生就是需要很多的學習和體驗呀!這樣的活動讓我們付出更多,也更拓展自己的視野,學會關心周遭和地球的環境!」
在生態工作假期中,付出、學習、體驗和感動總是接連出現。為深入了解溼地周遭環境,主辦單位特別安排2場生態導覽。熟諳地質、動植物生態的蔡桉浩老師講解生動,站在鞍部涼風中,說的是大屯山系亙古以來的地質演變史;路邊植物信手拈來,芒草、紅星杜鵑、昆蘭樹、南國小薊……說的是中低海拔植物因應地形及氣候變化調適生長的故事;禾本科為捕捉更多花粉而長成羽刷狀的雌蕊、水鴨腳秋海棠為保住水分供種子生長而分裂的葉片,說的是繁洐子代的生存智慧。
志工麗萍為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下了最佳的註解:「以後我看小花小草都不再一樣了,我了解每個動植物都有它的生命智慧,人類真的應該縮小自己,尊重其他生物!」在短短一天內,志工們以汗水澆灌土地,同時像是換上了新的心和眼睛,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完成一場生命的洗禮!
台灣的生態環境需要你我一同來認識,共同來呵護!主辦單位今年度在台南七股、台東仍將繼續辦理生態工作假期,歡迎有興趣者上網了解:TEIA生態工假期
※更多活動相片集錦,歡迎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