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鼩不要走(中)備受威脅的水中精靈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水鼩不要走(中)備受威脅的水中精靈

2009年11月06日
作者:劉威廷、蘇維翎(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無家可歸的水鼩

水鼩目前因人工化的溪流整治,破壞其棲地而受嚴重威脅。」翁嘉駿,2008

沒有生態考量的溪流治理工程為水鼩保育需先面對的難題,Ichikawa等(2005)與阿部永(2003)的研究指出,河溪的整治工程對日本水鼩的族群有負面的影響,甚至於造成族群滅絕(圖3)。河溪構造物的興建與營運階段,對水鼩族群的影響可以施工便道開設、河道整理、縱橫向構造物興建,以及完工後之影響等步驟來分析(表3)。


資料來源:修改自阿部永(2003)
圖3、水鼩族群滅絕與人為活動造成之環境改變間的影響  

表3、水鼩族群受河溪構造物興建與營建之影響

表3、水鼩族群受河溪構造物興建與營建之影響

表3、水鼩族群受河溪構造物興建與營建之影響

今日水鼩,明日人類

基於對生態系統之深切認知與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發展,而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的工程方法,以減輕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公共工程委員會,2002  

水土保持為國土保育治理之工程,若對環境成本無審慎考慮下即貿然施工,易與公共工程永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河溪保育治理單位在考慮工程如何規劃與設計之前,須先考量工程是否為必要與唯一手段,為達到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雙贏之局面,兩方領域之結合為水土保持工程必須迫切重視之區塊。 過往稱之為生態工法與生態工程的治理方式,多拘泥於硬體,如工程材料與設計圖說等,讓大眾甚或工程師們產生石頭與木頭即為生態工法的刻板印象,陷入採用特定物料或是工程圖,即為對環境友善的迷思中。 然而,以軟體驅動硬體方是恰當思維,以詳實的功能性生態調查資料,反饋至工法採用、材料研選與施工方式的細節。

(1)以日本四國地區高知縣物部川上游的保育治理工程為例,於規劃階段先期進行水陸域動物相調查,選定魚類與水棲昆蟲為保護標的,以溪流與物種特性進行工程設計與後續監測計畫(圖4)(沖公友等,2006)。

日本生態友善工程設計圖


圖4 日本生態友善工程設計圖(上圖)與完工兩年後的溪流(下圖)

(2)位於美國西岸的溪流與河口復育計畫,成功的結合了河溪治理與生態保育,花費八年時間,結合產官學民間24個單位,與無數志工的力量,同時解決暴雨引發土石流、生物資源消失與部落文化遭遺忘的問題,以保育類鮭魚為關注物種,物種特性、當地物候條件與河溪環境為基礎,擬定恰當的河溪工程(圖 5)(Jameston s'klallam tribe,2008),並且透過持續監測,確定鮭魚與候鳥的數量穩定增加之趨勢。


圖5、河道治理之部分設計圖(上圖)與提供鮭魚躲藏的倒木(下圖)

參考資料

  • 翁嘉駿,2008。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說明,台灣林業,Vol. 34 No. 4 74-77
  • Darrin P. Lunde and Guy G. Musser, 2002. The capture of Himalayan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himalayica) in Vietnam. Mammal Study 27: 137-140
  • 方引平、林雅玲、張簡琳玟、鄭錫奇,2007。拉拉溪臺灣水鼩食性初探,特有生物研究,Vol. 9, No. 2.
  • 沖公友、政岡尚志、盛田貴雄、板井拓司,2006。間伐材を用いた木製構造物による河川環境の改善に関する研究(木製河川構造物の開発及び性能評価),網路資料
  • Jamestown s'kalallam tribe,2008,Jimmycomelately ecosystem restoration lessons learned report
  • Akio Ichikawa, H. Nakamura and T. Yoshida, 2005. Mark-recapture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platycephala in the Fujisawa Stream, a tributary of the Tenryu River, central
      Japan. Mammal Study 30: 139-143
  • 張簡琳玟、鄭錫奇與方引平,2006。能游善潛的水中精靈-水鼩。自然保育季刊Vol 56 15-19。
  •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9。保育治理工程之生態改善措施及其生態敏感區之應用(第一年) (成果報告),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本文同步刊登於生態與工程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