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蠵龜:擱淺的古生物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綠蠵龜:擱淺的古生物

2009年11月04日
作者:馮加伶(海大海生所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

從兩億年前就生活在藍色星球上的海龜,根據目前已知的化石證據1,大約在距今六千萬年到一億年前就演化成與現存種類極為相似的物種。而海龜在海中恣意悠游了幾千萬年,亦不敵人類於工業革命後對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破壞,而面臨了極大的危機,使得海龜族群的數量在短短的一、兩百年間急速減少而名留紅皮書(列入世界保育聯盟發表的瀕危物種)。現存之種類分為兩科七種,分別為革龜科(Family Dermochelyidae):僅有革龜一種;硬殼龜科(Family Cheloniidae):綠蠵龜、平背龜、赤蠵龜、欖蠵龜、肯氏龜和玳瑁共六種。除了分佈在澳洲北部附近海域的平背龜,以及棲息在墨西哥灣附近的肯氏龜外,其他五種為大洋性洄游的種類,在台灣附近海域皆有出現覓食或洄游的記錄。

綠蠵龜;圖片來源:Caroline Rogers許多喜歡浮潛、潛水或海釣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遇到海龜的經驗,尤其是綠蠵龜(Chelonia mydas)。綠蠵龜又稱作綠海龜(green sea turtle)或石龜(台語),其背甲顏色多呈綠褐色或棕灰色,背甲顏色和花紋都會隨著年齡、日照或營養狀態而改變,而且綠蠵龜可不是虛有其表,它之所以得其名,則是因為連「內裝」──軟骨和體脂肪也是綠色的。其背甲曲線長可達140公分,體重可達180公斤,據FAO於1960年代的記錄,在西印度曾有捕獲過背甲曲線長150公分,體重395公斤的綠蠵龜。在外型特徵,綠蠵龜和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都具有五片中央盾及四對側盾鱗,然而玳瑁的喙較尖且凸出,有如鷹嘴;而綠蠵龜的喙較短且平滑,這也是它們最明顯的差異。

過去台灣的東部海岸及離島,大多數的沙灘都有海龜上岸產卵。但是因為長期的過度捕捉和利用(無論製成標本、加工首飾、或是作為蛋白質的營養來源),人為的活動使得海龜的數量急速減少。隨著海岸線的開發,消波塊、港口、道路、木棧道等人工設施,甚至是路燈造成的光害,使得已為數不多的產卵海龜亦紛紛出走,選擇其他更偏遠、更安全的地方產卵。如今大部分的產卵地皆消失或偶有零星個案,僅剩澎湖縣望安鄉和台東縣蘭嶼鄉還有穩定的產卵族群,只可惜數量不多。以蘭嶼為例,從1997年至2009年的記錄2,每年約有3到11隻母龜回到它們的出生地產卵,而母龜通常每3至5年會進行一次產卵洄游,經過這些年的調查,發現有24%的母龜會再次洄游(remigrant)至蘭嶼產卵,至於那些沒有再次到訪蘭嶼的海龜,有可能另尋適宜的產卵沙灘,更有可能是已經遭遇不測,無法再將基因延續下去。此外,根據人造衛星追蹤的研究結果,有些產卵母龜會在產卵季結束後回到澎湖群島(七美島北部)的珊瑚礁區作為覓食棲息地。

與產卵母龜的相遇總是難得的,得先搭好幾個小時的船或轉乘飛機到目的地,經長途跋涉之後在僻靜的產卵沙灘上耐心等候多時,直到適合的時機才能見到產卵母龜,若有幸觀察到海龜產卵,除了感受到生命的喜悅,還真會讓人有置身國家地理頻道所放映記錄片中的錯覺。

不過,另一種與海龜相遇的場景就不那麼美好了,因為遇見的是──擱淺海龜。死亡的擱淺海龜,大多四肢浮腫、背甲剝落,還伴有濃烈的味道;有些較新鮮的死亡個體,則會被誤會成在做日光浴。概略來說,導致海龜生病、受傷或死亡擱淺的原因有很多,像是沿岸環境污染、近海漁業活動、沿近海的開發等,都有可能導致海龜受傷或生病而擱淺;當然也包括自然因素,如國外常見的海龜流行病:纖維狀乳突瘤(fibropapillomatosis)、免疫力下降(immune-suppression)、寄生蟲爆發或營養不良等。

圖片來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 圖片來源:王添正

為什麼要建立「海龜擱淺和疾病通報系統」呢? 

自2006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建立「海龜擱淺和疾病通報系統」以來,每年約接獲10件左右的通報案例,當然實際的擱淺數量不只如此,這也表示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無論是對大眾和有關單位的教育宣導、建立完善的配套機制、海龜救護的醫療等面向,通報系統才能逐步建置完成。那為什麼要建立「海龜擱淺和疾病通報系統」呢?除了因為所有的海龜都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基於保育法等相關規範,若有海龜擱淺或混獲的案例都要通報相關的主管機關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擱淺海龜可以幫助我們釐清海龜擱淺或受傷的主因,這些資料越完整就越有利於保育工作的推動!

那如果在海邊發現海龜,該怎麼做呢?先觀察海龜的狀況,有無生命跡象、有無外傷、漁網纏繞等等,並通報海巡署(報案電話118)或是地方主管機關。

圖片來源:王添正

海巡署及主管機關接獲通報後,會視海龜的狀況聯繫相關單位及人員(家畜疾病防治所或動物防疫所、學術單位、海生館等機構)。大部分擱淺及混獲的海龜會在適當的時間內處理,傷病的海龜會進行健康檢查、接受適當的治療,待健康狀態好轉後則盡速野放回大海;若為已經死亡的個體,透過解剖和病理切片的檢查,也能從中了解死因和推測海龜的生態習性。

台灣鄰近海域有著極高的生物多樣性,許多海龜都在此定居和覓食,但也因海洋資源豐富,使得近海漁業活動相當頻繁,使得海龜生存備受威脅。目前最常遇到的擱淺死亡案例,為海龜誤觸漁網,被漁網纏繞無法游出水面換氣而死亡,漁網(尤其是流刺網)則成了凶器。然而,漁具漁法的設計並不是沒有辦法改善,美國自1987年起,規範凡其領海中從事捕蝦活動的漁船,必須加裝「海龜逃脫器」(TED, Turtle Excluder Device),當海龜誤入拖網中,可因其體型重量上的優勢,撞開柵欄順著網內導引動線而逃脫,甚至限制拖網的時間(少於90分鐘)避免海龜窒息死亡。

TED 海龜脫逃裝置。圖片來源: NOAA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研究報告,TED防止海龜誤捕的有效率高達97%,捕蝦作業的效率也因此提升,而且美國蝦農還給了TED一個新的名字:拖網增效裝置(Trawling Effective Device)。仔細想想,這不也是符合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的原則,在降低生態環境衝擊和減少資源能源使用的情況下,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

其實進行物種保育、甚至是復育,所關切的不只是物種本身,更要擴大至整個生態系的平衡和環境的永續發展。而我們也該彌補過去鑄下的過錯,從價值觀的建立、每天的生活習慣、選擇性的消費……這樣一點點的改變,人類才能和其他物種一起分享地球的美麗。

【參考來源】

1 Ren Hirayama. 1998. Oldest known sea turtle. Nature. Vol.392. 16 April. P. 705-708.

2 I-Jiunn Cheng et al. 2009. Ten years of monitoring the Nesting Ecology of the Green Turtle on Lanyu (Orchid Island), Taiwan. Zoological Studies 48(1) P. 83-94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