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鼩不要走(下)打造水鼩安居之所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水鼩不要走(下)打造水鼩安居之所

2009年11月13日
作者:劉威廷、蘇維翎(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如果我們不積極去研究牠們、保育牠們,這種習性特殊、能游善潛的水中小精靈,很可能在我們尚來不及了解牠們之前就永遠消失在台灣的山林水域中。」-張簡琳玟等,2006

目前台灣的水鼩基礎生態學研究闕如,現有資料均是生態學者涉溪跳石辛苦獲得的野外資料,埋首實驗室中分析所得之成果,但除調查紀錄、食性分析、保育現況與親緣地理外,該物種的分布與生活史等資料仍有許多空白極待填滿,迫切需要學術單位與政府保育單位投注心力。

透過臺灣的水鼩研究與學者訪談,以及整理歐亞水鼩屬(Neomys)的物種與日本水鼩(Chimarrogale platycephala)之研究,與「保育治理工程之生態改善措施及其生態敏感區之應用(第一年)」(農委會水保局,2009),以下針對溪流治理工程提出對水鼩友善之建議。

(1) 規劃設計階段:主管單位需將生態保育之工作納入招標文件中,工作項目包涵執行生態檢核表、野溪棲地評估、功能性生態調查、文獻蒐集、生態課題分析與保育對策研擬等,執行經費建議高於總體規劃設計的十分之ㄧ,給予生態專業進入規劃設計團隊的資源與發聲地位。  

規劃先期需進行功能性之生物資源調查與文獻蒐集,透過排遺與野溪棲地評估法,判斷計劃範圍內水鼩族群之狀況,以及提供作為水鼩棲地的可能性(圖6)。  

若發現水鼩族群存在,計畫執行單位需迴避該溪段,避免破壞棲地,並且通知相關保育單位,如農委會與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等;工程的範圍具水鼩的適性棲地,但無發現其族群,則以迴避為優先策略,若與其他治理目的相衝突,則可縮小與減輕,並讓生態專業能夠參與工法之研選,將破壞降至最低;非水鼩敏感區則可結合溪流治理與棲地營造的工作,以特定物種為棲地營造之標的,進行工程的規劃設計(圖7)。


圖6、水鼩排遺(上圖)與適生之溪流環境(下圖)

圖7、對水鼩友善之規劃設計階段策略

仿自然環境為工程設計之原則,配合工程點位週遭之環境,因地制宜量身打造設計圖,結合棲地復育與治理工程,以利工程完工後,自然恢復生機。同時應避免採用石樑工法、砌石護岸與拋石等既有生態工程圖說,就是生態工法之思維,因不同物種所需要的物理因子各異,需透過工程與生態的專業激盪後,方能稱為對環境友善之作法,水鼩棲地保護與營造之原則為保存濱溪林帶、提昇野溪棲地品質與減少人為構造物(表4)。

表4、規劃設計階段水鼩棲地條件與生態工法可操作方向之原則

水鼩棲地條件

對水鼩棲息地之復育與改善原則

河川型態

(1)去直取彎,創造蜿蜒且曲度規律的河道。
(2)降低構造物高度,創造具穩定高低差的河床。

野溪微棲地

(1)以大石堆砌,產生水面下與上之孔隙。
(2)配合倒木設置,增加微棲地之多樣性。
(3)透過溪流物理性質的調整,提高水域環境之品質

濱溪林帶

(1)增加濱溪林帶的寬度,以符合水鼩可能的活動範圍
(2)透過生態綠化,提高濱溪林帶的品質
(3)利用濱溪林帶,減少人為陸域污染進入水域環境

人為構造物

(1)改善既有的固床工或其他人工構造物
(2)以生態工法營造水鼩之棲息環境

 

(2)施工階段:主管單位需將生態保育之工作納入招標文件中,工作項目包涵執行生態檢核表、生態異常狀況處理與生態監測等,並且指定生態專責人員負責生態保育相關事項,如濱溪林帶保存、溪流地貌保存等,並且將生態列入工程驗收的項目,徹底落實於規劃設計時,所擬定之生態保育措施(表5)。工程構造物完工後,配合水陸域的生態監測了解環境復育狀況,以作為成效評估之依據。

表5、施工階段可採取之水鼩保育對策

水鼩棲地條件

對水鼩友善之施工原則

野溪微棲地

(1)施工便道不開設於溪流中,避免微棲地遭破壞
(2)半半施工,避免水域環境伏流化
(3)避免挖填溪床,造成深潭與瀨區消失

瀕溪林帶

(1)與生態專業討論後,將施工便道標示於工程圖中
(2)母樹保存與生態綠化加速林相回復
(3)表土保存與生態小苗協助森林復原

人為構造物

若採用混凝土,則需由岸上接管進行灌漿,避免車輛進入溪床,造成污染與破壞。

 

 「主人不相識,偶坐爲林泉。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賀知章(659~744)

山林泉水之美,為自古皆然的美學概念,我們應扮演靜觀守護的角色,而非大興土木,讓好山水與珍貴生物消失,自動放棄大自然所提供的生態服務。在一體制恆的生態系統中,水鼩族群的存續,並不僅是單一物種的延續,而代表水陸域生態系之健全,林美泉清的集水區環境,更是成功水土保持的象徵,同時也意會著後代子孫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的可能性。(本篇完)  

參考資料

  • 翁嘉駿,2008。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說明,台灣林業,Vol. 34 No. 4 74-77
  • Darrin P. Lunde and Guy G. Musser, 2002. The capture of Himalayan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himalayica) in Vietnam. Mammal Study 27: 137-140
  • 方引平、林雅玲、張簡琳玟、鄭錫奇,2007。拉拉溪臺灣水鼩食性初探,特有生物研究,Vol. 9, No. 2.
  • 沖公友、政岡尚志、盛田貴雄、板井拓司,2006。間伐材を用いた木製構造物による河川環境の改善に関する研究(木製河川構造物の開発及び性能評価),網路資料
  • Jamestown s'kalallam tribe,2008,Jimmycomelately ecosystem restoration lessons learned report
  • Akio Ichikawa, H. Nakamura and T. Yoshida, 2005. Mark-recapture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platycephala in the Fujisawa Stream, a tributary of the Tenryu River, central Japan. Mammal Study 30: 139-143
  • 張簡琳玟、鄭錫奇與方引平,2006。能游善潛的水中精靈-水鼩。自然保育季刊Vol 56 15-19。
  •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9。保育治理工程之生態改善措施及其生態敏感區之應用(第一年) (成果報告),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本文同步刊登於生態與工程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