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水患治理與兩棲漂浮房屋的創意構想(上)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荷蘭的水患治理與兩棲漂浮房屋的創意構想(上)

2009年11月26日
作者:蔡錫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

荷蘭平均年降水量為770毫米,洪澇災害主要來自西部北海的風暴潮,中部與東南部的萊茵河、馬斯河的漲水,在歷史上是一個洪澇和風暴潮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低於平均海平面,此外接近60%的居民密集地居住在這些地勢低窪的地區,自古以來水患始終是荷蘭最棘手的問題,並造成了難以計數的人民與財產的損失。

荷蘭的水患管理歷史

為了防範水患,荷蘭的人們在歷史上不同的時代採取不同的應變方式。在西元1000年左右,村莊以及農舍是建立在一個個稱之為「terps」的人工高地上,日後這些人工高地由綿延的堤壩所連結起來。在12世紀時,發展出「waterschappen」、「hoogheemraadschappen」的地方政府組織,職責在於監控河川水位高低並保護所在地免於水患之苦,而這個特別演化出來的組織單位至今依舊扮演著同樣的功能。隨著地表高度陷落,這些堤壩更進一步整併為一套防洪治水的系統。

在13世紀時,風車被用來作汲水幫浦,抽出低窪地區的水,而這些風車之後更被用來抽乾湖泊、創造舉世著名的低窪開拓地。1932年,用來阻隔南海與北海長達32公里的「Afsluitdijk」堤壩正式完工,創造出巨大的Ijsselmeer人工湖,荷蘭政府更以此為基礎,將Ijsselmeer湖進一步整併為Zuiderzeewerken計畫的一環,向海爭地並創造出面積達2,500平方公里的低窪開拓地。

然而1953年的北海風暴徹底讓荷蘭見識到自然的力量:超過20萬公頃的土地被淹沒、1,800多人的死亡、超過5萬戶民宅被摧毀以及超過10億元的經濟損失。於是荷蘭政府正式成立防洪委員會,於1958年推動歷經30餘年的三角洲工程(Delta Project),企圖終結數世紀以來人海的相爭局面。這個計畫以10,000年洪水頻率的規格進行設計,藉由移動式防洪壩以及活動水閘門的設置來減少Zeeland省的水患風險。該計畫始於1958年,迄於1997年「Maeslantkering」的完工。Maeslantkering是一道橫跨Hoek van Holland與Maassluis兩座城鎮的暴風潮屏障,並於2007年11月8日的風暴通過嚴格的測試,這是自1976以來荷蘭整段海岸線首次在北海暴風的吹襲下受到完整保護。

儘管已經達到非常高的防洪工程水準,但是1993年和1995年萊茵河和馬斯河再次暴發大範圍洪水,對荷蘭的防洪策略與河流治理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1995年的洪水使居住於萊茵河沿岸低窪地帶的近257萬戶家庭不得不再度疏散。至此,荷蘭政府和相關機構開始重新思考已沿用了幾十年的河流堤防建設和加固計畫的科學性。自2000年開始,荷蘭政府採取新思維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透過還地於海來達到與水共生、共存的目標。藉由保留萊茵河三角洲部份低窪地帶以及湖泊作為滯洪池,吸納暴風肆虐所帶來的海水倒灌,並將平均10年淹一大次的區域轉開闢為農業使用專門種植耐鹽分的植物。荷蘭正在逐漸摸索出順應自然的治水方式。

巧思與創意的提案:鹿特丹雙年特展

荷蘭政府在治水管理逐漸採行工程與飛工程手段並進,在使用非工程手段順應自然災害態勢的同時,仍舊藉著必要的工程手段保全人民生命與財產的安全無虞。而長期以來的水患問題,也促使荷蘭在地的建築專業人員想出不同因應之道。

2005年鹿特丹建築雙年展策劃人葛茲(Adriaan Geuze)規劃該年特展之主題為洪流(the flood),呈現出荷蘭在地建築師面對荷蘭特有地理環境、生活空間以及水文條件所展現出來的思考面向。整體來說,這場展覽呈現出五個不同的面相來探討生活與水的關係:

一、三個海灣(Three Bays)

從歷史的回顧角度檢視從十六世紀開始,東京、阿姆斯特丹、威尼斯三個城市展現出及其相似的城市發展經驗:由海灣生活展開殖民的歷史。以這三個城市昨為研究對象,分析四個世紀以來其居民生活與建築依偱河水或海洋所產生的結構變化及發展。

二、漲潮(Flow)

反轉傳統視海洋與河水為阻礙人類生活居住元兇的觀點,重新賦予「水」這個概念更多自由的發展,解放了建築與景觀設計所呈現的滯礙感,今日的建築設計與城市規劃應該不是以阻擋的方式與水對抗,應該是從另一個角度利用水的特性構築融合的空間。

三、水都(The water City)

水都這個概念延續2004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水上之都」特展的計畫,探討水域都市的歷史發展背景與逐漸發展出來的一套水都計畫方案,由歷史回顧到未來願景完整羅列人類與自然的對抗與融合進程史。

這個單元以模型呈現出水域都市的過去與現在,觀眾由這些模型中以鳥瞰的方式來觀看城市的建築與發展,不論鄰近海洋或與河流,每個城市都有一套獨特的設計哲學,將住民生活與自然景觀以各自的姿態書寫城市發展史。展覽中將荷蘭的城市與全球其他城市做一對照,同時由這些模型中觀眾也可以感受每個城市面對海洋或河流所提供的思考。

四、我們的海(Mare Nostrum)

標題為拉丁文,原為地中海的意思,此乃源於西元40~44年,地中海域成為羅馬帝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羅馬世界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故羅馬人稱之為「我們的海」。策展人以此標題將歷史的轉折點拉到當前的文化、政治、經濟全球化現象,我們的生活也因科技的方便而縮短了距離,人類對於休閒生活的重視以及對「水」的特殊感情。

五、開墾地(Polders)

焦點集中在荷蘭這個與海爭地的國家體地與城市規劃,建築如何與水相容共敘的故事。十五個荷蘭的開墾經驗,參與其中計畫的包含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這是一個荷蘭的土地開發史。(下週待續)

參考資料:

1. Netherlands, Wikipedia
2. Flood Control in the Netherlands, Wikipedia
3. Delta Works, Wikipedia
4. Zuiderzee Works, Wikipedia
5. 愛默生愛說話-第二屆鹿特丹建築雙年展
6. 西雅圖凹凸鏡:日本人的災害對策-可飄可浮的足球屋
7. Waterstudio NL, Anike Stam提供的相關參考資料(Design: Waterstudio.NL
Photograph: Pieter Kers)

※本文轉載自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