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鹹魚翻身? 台灣媒體沒說的事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核電鹹魚翻身? 台灣媒體沒說的事

2009年12月09日
作者:王舜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近日,台灣幾家主要平面媒體不約而同引用同一篇外電,加上「核電廠鹹魚翻身」、「部分環保人士改變反核立場」這樣聳動斗大的標題,再度用似是而非的論點塑造國際核電復興的假象。

選擇性呈現、觀點偏頗的科技新聞

這些報導指出,不但波蘭、印尼等國家積極計畫興建首座核電廠,原本持非核立場的國家也開始鬆動,全球超過50座核電廠正在興建當中;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核電廠的安全事故發生率已經大幅下降,因此民眾不必擔心核電廠的安全性。甚至,報導還引用特定「環保人士」的發言,斷定國際環保界已經不再堅持反核,而傾向建核電廠以對抗暖化。

然而,這些觀點單一的新聞,真的告訴我們真相了嗎?

台灣媒體在科技新知和環保議題的報導上,往往有個通病,就是記者不做功課,多僅止於選擇部分外電進行翻譯整理,造成寫出來的新聞、要不是一味移植單一的外電觀點,不然就是缺乏更進一步的統整分析,以作為適合在台灣進行公共辯論的參考資料。

例如核電相關報導,讓我們再來看看幾則資料,瞭解台灣媒體隱而未提的部分。「Global
Research」網站上最近的一篇文章,回顧了德國幾項大規模的核電廠流行病調查。結果都顯示,從德國國內16座核電廠,到全球10個國家內的近兩百座核電廠周遭,居民(特別是青少年與孩童)罹患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機率,都遠高於非核電廠周遭的民眾。

另外,文章也對全球核電廠日益增建的訊息提出駁斥,指出全球目前有435個運轉中的核子反應爐,已經比2002年時少了9個,且這些反應爐也僅提供全球5.5%的商業發電。多數有意興建核電廠的國家,也各自面臨不同的困難,讓核電廠計畫仍只是風聲。例如,許多開發中國家並沒有核電配套的相關法令和權責機關,也缺乏人才和環境來因應核電廠興建後的需求。其他諸如位於火山帶、地震頻仍等先天因素,都是許多國家懸而未決的問題。

未被深究的各層面社會成本

而英國《衛報》(The Guardians)更是大膽且直接地列舉12項歐洲核電廠近年所發生過的事故和安全問題。例如:一、向來被歸類在核電先進國家之列的法國,光是去年一年就發生了8百件核電廠安全事件。二、今年7月,因為熱浪侵襲,法國的核電廠在無法取得冷卻用水的情形下,被迫向英國進口電力,甚至到了冬天,還因為3分之1的反應爐處於停擺狀態,必須再度進口電力,以免發生大停電。三、芬蘭興建中的核電廠不僅工程進度嚴重落後(至少3年),預算更是遠遠透支(已超過
50%)。四、從2001年到2008年,全英國核電廠共發生了1,767件輻射外洩、跳電、核電安全事件等。

這些報導或訊息並不下論斷,只提供明確的數據與事件經過,反問閱讀者:「你還認為我們需要核電廠嗎?」研究科技與社會(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學者告訴我們,科學發明和技術系統並非純然中立的存在,技術物有其內在的政治性。核電廠的爭議點在於,一旦我們選擇了它,就必須調整社會整體以配合技術運轉的需求,勢必大幅度影響人們的生活。像核電廠及其衍生工業,因為高度中央集權,背後都牽涉複雜的社會系統運作及政治性;未來鈾礦藏量枯竭後,將上演的資源爭奪戰和核武擴散問題,更攸關安全及公民自由。因此選擇(或不選擇)某項技術,並不單單只是安全風險的問題,更包括各個層面的社會成本。這些面向都是台灣媒體在譯界外電報導時所沒有深究的。

媒體應承擔科技風險議題辯論的責任

媒體環境的淺牒,讓我們很少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核能正反意見與論述的並陳,或者至少為讀者剖析其中差異和論點,反倒是充滿偏頗的閱讀,誤導閱聽大眾對於科技風險的判斷,導致很多人也許聽過核電廠爭議,卻總是霧裡看花,說不出所以然。

再多的災難電影無益於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需要認真的媒體挺身而出,讓科技討論不再限於「專業」所堆砌成的羅生門裡。

※ 本文轉載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