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堂《綠領建築師工作坊》的課程裡,聽到了這個故事。
一個獵人與小孩帶著獵槍與狗,在廣大的原野上狩獵。他們見到遠處有許多田鼠的洞,獵人指著田鼠的洞對小孩子說:「你不要小看這些田鼠。他們在建造自己的家時有一種精準的直覺。它們會尋找東南方的小山挖洞,讓太陽可以溫暖洞穴,而且冬天不會結冰。它們每往地底挖二至三呎,會再開挖接近地面的坡道,使地道通風且乾燥。它們還會將洞穴挖在接近水源與食物的地方,並懂得避開敵人,動物似乎有種本能,知道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共榮!」
遠方的田鼠似乎聽到他們說話,從挖鬆的洞穴中探頭出來,伸直了那矮胖的頸子朝他們望了一眼,嗅了兩下又重新回到它的洞穴中。
小孩問:「那我們的城鎮也是建築在東南的斜坡上嗎?」
獵人:「我們將房子建在向北的斜坡上,冬天受寒風威脅,甚至是夏天也吹不到和煦的微風。」
小孩:「但是,至少我們把房子蓋在接近水源的地方。」
獵人:「看起來似乎是這樣沒錯,但是我們為了方便取水,把房子盡量蓋在河道的低窪處,因此只要暴雨一來,城鎮的地窖都會淹水。」
小孩:「這樣聽起來田鼠在設計家時,似乎比我們做的還好。」
獵人:「孩子,大多數的動物都是這樣做的,我實在不知道我們人類為什麼不這樣做。」
小的時候,我們會為了一朵花的香味停下腳步,長大之後,我們會為了鄰居的植物蔓延到我家圍牆而去告發。對大自然的忽略與漠視表現在各種面向,以至於當我們真的存夠了錢,想買間房子安定下來時,我們考慮的都是「我有沒有買得比樓下更便宜」、「附近有沒有量販店」等跟錢與便利性有關的算計。有人跟我們談綠建築,我們嗤之以鼻「不過就是一個睡覺的地方,哪來這麼多麻煩事」,甚至覺得環保、永續大概又是資本主義創造出來的陰謀,只想騙走小老百姓的錢。大概都得等到我們老了,病了,才驚覺原來我們住的房子,跟大自然一樣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看不見的,不代表它不存在。對我來說,綠建築也許根本不需要是環保的考慮,而是當你感受到你身體的脈動也是大自然呼吸的一部份時,房子就是你與自然之間的橋樑,是我們借用了大自然的土地取得的休憩之所,就跟草原上田鼠的家一樣。綠建築追究到底,就是綠生活的實踐,是人與大自然展開對話的第一步。唯有找出這份覺知,永續的精神才有了意義。
【延伸閱讀】
《用綠建築 回應百年大水》陳重仁 21-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綠色辦公室 工作效率倍增》陳重仁 13-Jun-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