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保育白海豚 學者:應啟動禁漏原則!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現在就保育白海豚 學者:應啟動禁漏原則!

2010年06月10日
本報2010年6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中華白海豚。圖片來源:munch環保署昨(9日)下午召開國光石化環評專家會議,討論「中華白海豚」保育議題,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鄭先祐表示現在不能只談研究,要立即保育,並且啟動「禁漏原則」,國光石化應提出證據證明對白海豚沒有影響。「最好的保育措施就是『零方案』」,他建議國光石化開發「予以擱置不要再審」。

「現在不是講學理的階段,對生病的人,你不會說再研究看看。」鄭先祐也是國光石化白海豚專案會議的委員,他認為白海豚保育,應採禁漏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簡單的說就是不能有任何「萬一」發生,100%的防止錯誤發生。

台灣有好幾次啟動「禁漏原則」的例子,SARS時封鎖和平醫院,口蹄疫、禽流感撲殺豬、家禽都是。啟動「禁漏原則」須經嚴格評估,鄭先祐認為台灣西岸的中華白海豚極度瀕危,就該啟動這個機制,任何可能傷害白海豚的行為,都須證明不會有影響;國光石化要提出開發行為不會影響白海豚之證明。

他認為國光石化提出的白海豚的評估報告,看起來好像有影響又好像沒影響;只重視計畫卻沒有保育(執行)行動。但保育不是這樣做的,鄭先祐說,面對瀕臨滅絕的白海豚就是要立即行動,包括劃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不填海造陸、不興建工業區與工業港。

鄭先祐認為社會對環境保護很多誤解。保護環境才能使經濟更發展,就像人先保護身體,才能好好賺錢。漁民認為白海豚影響漁獲,事實卻是,有白海豚表示還有魚類。牠們是互相依存關係,魚沒了也沒有白海豚。解決無魚問題,應從漁業政策著手,而海洋保育才有生機。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