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被低估 補件再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被低估 補件再審

2010年07月02日
本報2010 年7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國光石化環評火速進行中,第一輪四場專家會議(海岸變遷、水資源、白海豚、健康風險)結束,全需補件再審。下周將進行第二輪會議,另增加一場「溫室氣體」專家會議。

根據6月10日「健康風險專家會議」,由弘光科技大學副教授陳秀玲主持的國光健康風險報告,所下的評估結論是,國光營運後所排放的化學物質,對大城地區最高致癌風險高於十萬分之一。不論是吸入外的健康風險、非致癌風險推估、對敏感族的健康危害、致癌風險,都屬「可接受範圍」、或「無明顯健康危害」。不過專家委員對她的研究方法、假設、使用工具都充滿質疑。學者也認為她對國光石化營運後對當地造成的健康風險「明顯低估」,應補充資料再審。

國光石化應提供所有物質清單做評估

當天的專家會議中,台大公衛系教授吳焜裕質疑,參數怎麼取、根據什麼模式都沒講,不知要如何討論?

「今天是不是應叫座談會」,否則就像過去很多專家會議,拿一些莫名奇妙的資料來「欺騙專家」,然後審查就過了。吳焜裕表示,各種新興物質要找各種資料來鑑定,不要只拿美國鑑定的資料。他舉例,例如煉油廠主要產品是乙烯,乙烯在人體內代謝變成「環氧乙烷」,而「環氧乙烷」是一種致癌物,會造成基因突變。「這是科學證據,但報告中卻沒有討論」。為什麼?

他說,因為不會鑑定什麼是有害物質、什麼是致癌物,只會抄人家的,「人家說致癌物,說不是就不是致癌物」。風險評估就是要找各種最新的科學證據來做風險評估。

吳焜裕譴責國光石化不提供完整的化學原料、製程清單給研究單位,研究單位很委曲。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邱宏毅也呼應,國光石化應把所有使用物質提供出來,這樣模式有害物質才會清楚。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王根樹表示,開發案還沒成立,無法得知有那些汙染、排放,所有資料只能以國光規畫的假設來推估,他也認為國光應具體提供數據。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應加計六輕、中科四期

會議中,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邱宏毅表示,曝露風險的加總要重視,因為國光的對岸就是六輕,還有許多工業區,要明確列出曝露風險,不同汙染物的加總量。陳秀玲回應,國光與中科四期的加成不是不做,是因為四期已經完成,沒有相關數據,如果能拿到就可以做。

邱宏毅表示,0到3歲才是最重要的敏感性族群,但研究卻只做6歲以上,如果台灣沒有實地資料,應該要實地調查。另外台灣都市、鄉村小朋友從吃、皮膚吸收的汙染量跟國外模式差很多,必需要再補充。

流行病學分析部分,陳秀玲用「癌症死亡率」分析,邱宏毅認為不太恰當。他指出,台灣有一個癌症登記檔,應該跟國民健康局索取資料,再去看這些地區居民這些年來所有癌症的因子。發生率代表風險,死亡率還要看後續就醫情形、照護,並不直接等於風險。他建議,即便台灣沒有非癌症登記檔,但可用健保檔,第一次確診可以當作替代性發生率值。或可用盛行率,可以看出危險因子。

另外他認為,疾病與疾病之間的共病關係不見得與環境汙染有關,但建議可做環境曝露的交互作用分析。例如彰化癌症盛行率與汙染物關係,可與高雄地區比較,可看出相同汙染物在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別的疾病盛行率差異。

應用本土數據模擬風險

王根樹指出,如果沒有風險評估所需要的參數,風險就算不出來,報告中有些汙染物質沒有風險數值,是因為沒有風險所以不能算。即使不能針對這些汙染物計算風險,至少應針對這些汙染物潛在危害做定性說明。另外他建議可參考國外標準,即使算不出最後風險,但至少要清楚如何從源頭管理。

在「多介質模式評估」,陳秀玲採用美國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所發展的多介質模式。但王根樹認為,美國資料不一定適用台灣,而且國內已使用的模式為何不用,必需進一步說明。他表示,這個模式使用的參數都引用美國,如果能用本土資料會更有說服力。例如台灣下雨量變異性很大,流量特性不穩定,汙染物質在水中、空氣中變化會很大,值得增加「蒙地卡羅模擬」,進一步了解參數對最後風險計算的影響。

蔣本基也認為,台灣應有很多本土化資料,但許多都用國外資料,我們號稱石化王國,應有本土化資料。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被低估

吳焜裕表示,風險評估的原則是不可以低估,但可以高估。但環保署的健康風險評估規範卻是低估,完全違反風險評估的原則。就因為評估時很多不確定性不清楚,為了保險起見,風險評估要保守一點,就是要高估風險。

吳焜裕指出,國光低估排放係數,因為現場管線操作、活動量很重要。可能發生意外停車時排放量會增加很多,有些排放係數會提高10倍,例如焚化爐在開機前50分排放的汙染是標準的1000倍,這些都要考量。吳焜裕質疑,國光石化廢水排放的有害物質在那?林園廠拉暗管將廢水直接排到海中,漁產會累積在人體,這些完全未考慮,明顯低估風險。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也質疑,陳秀玲引用的汙染物資料庫不夠新,且農漁業汙染後銷到全台的健康風險也沒有評估。

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指出,高雄長期受石化汙染影響,三、四、五輕都在高雄,短短20年,居民平均餘命就少很多。依高雄97年死因順位統計,肺癌、慢性呼吸明顯高於全國平均,這和區域汙染脫不了關係。王敏玲質疑,這份報告不斷說是根據環保署的技術規範,但這規範達到共識嗎?在學界及民間都有爭議,國際上這規範認可嗎? 

綜合以上討論,健康風險評估應補件再審,重點如下:
一、所有資料應確認品質,數據應具有代表性,且必需正確、完整
二、確定那些是Hotspot、敏感族群
三、使用的評估工具及方法最好經過驗證
四、風險應用「最高風險」角度來看問題
五、說明風險溝通的方式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