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越來越多公共工程,導致樹木被砍伐或不當移植,環團諫言,台北市政府應將護樹機制做好,才能從整體強化城市生態環境、降低都市熱島效應。事實上,台北市是全球熱島效應嚴重的地區之一,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紹臣博士即表示,台北市熱島效應較之45年前顯著3倍;而減少熱島效應,應保留綠地、檢討工程設計。
熱島效應指大城市特殊的氣候現象,無論從早上到日落以後,城市部份的氣溫都比郊區來得高;最明顯的是晚上溫度增加得特別快。
劉紹臣從1961年到2005年,45年間追蹤台北市氣溫變化,以了解熱島效應的顯著性。台北市夜晚溫度增加了2℃;而台北市需要開冷氣的天數(即低溫在25℃以上、室內溫度26℃),1961年全年是35天,到了2005年全年是100天,足足增加了3倍。
劉紹臣解釋說,台北是個大盆地,原被草原或森林植物充分覆蓋,太陽照下來植物根部能吸水,透過葉子蒸發,植物表面隨之冷卻下來,冷卻作用對環境非常有用。但隨著鋼筋水泥化,植物消失了,冷卻功能也不見了。白天增加的溫度,到了晚上就藉由水泥建築釋放出來,使得溫度不降反升。
台北東區的變化特別清楚。1961年台北東區都是稻田或草原,具備自然冷卻的作用,現在則皆被鋼筋水泥所替代。
劉紹臣舉例說,光是站在大樹下和人工建築內就有差,兩者皆有遮陰處,但在樹下,可以享受樹木調節的溫度,比在建築物內好多了!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發言人陳伊雯也說,熱島效應與都市水泥化有關,水泥蓄熱可到3℃,這也會反應在體表上,使人感到悶熱。而地面水泥化也使得地面不透水,以前土地會吸水,蒸發減少熱氣。水泥化、沒有植栽,使得雨水無法吸納、找不到去處而易造成氾濫。
熱島效應造成的危害,包括熱死人、空氣無發疏通,污染物質出不去造成過敏、生病,甚至疫情加重。這些將造成醫療及救災系統的負擔,而當都市防災系統不足以應付,整體生活品質也隨之降低。
紓解熱島效應是全球各大城市致力的成就,劉紹臣說,現今世界大城市都努力降溫,建立「綠色城市」。包括利用建築設計收集雨水,在建築物上種植綠色植物使得它們能吸納雨水,這種活生生的「綠屋頂」。或者建築物、道路工程使用能反射陽光、增加陽光反射率的建築材料,盡量將綠化的概念放進工程設計中。
陳伊雯也說,綠地、透水、通風有助於減少熱島效應,而小片小片的綠地,透水導風的效益,比一整片的綠地,如大安森林公園更佳。因此,保留綠地,減少因工程需要而砍樹、移樹,是政府應思考的方向。
劉紹臣特別提到,整個西部的農地除了水田,旱作、休耕其實也都會熱島效應,政府應考慮休耕造成的氣溫調節問題。而水田的冷卻效果和森林相同,也就是能避免熱島效應。他說,西部沿岸已無適合蓋水庫之地,應考慮建人工湖,以減少熱島效應。桃竹苗客家人的埤塘,就是個例子,埤塘除了防洪灌溉,還可以防熱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