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賽夏族矮靈祭現場(一)~神秘的矮人傳說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回到賽夏族矮靈祭現場(一)~神秘的矮人傳說

2011年01月16日
作者:Sophie Seeing (文字工作者)

中型公車駛離竹東市區,在進入以前的五峰檢查哨之後,沿著「上坪溪」往上攀升,途中經過幾座山地村,聚居著泰雅族和賽夏族人,我在「高峰」部落下了車。四月的大隘村十分平靜,看著溪邊對岸森林茂密的竹林山,我試圖找出矮人的洞穴。2006年12月的那場午夜盛會,步伐緩慢的舞圈、曲調哀怨的歌聲,以及最後一天的溪邊笑語,又悄然回到我腦海中。

傳說,臺灣曾住著一群身長不過三尺的矮小民族,分佈於全島各地,他們短小力大、聰明過人,並發展出相當程度的文明,考古學家在臺灣許多地點都曾發現疑似他們遺留下來的石棺、器具,使傳說似乎已不只是傳說。而在賽夏族中,就有一段完整的有關矮人的古老神話,也就是他們所稱的「達隘(ta'ay)」,並有「巴斯達隘(paSta'ay)」──矮靈祭的舉行,更增添了這段矮人傳說的神祕色彩。

那個傳說是這樣說的:約在五百年前,有位賽夏族青年在打獵時,為追趕一頭小鹿,無意間撞見了一名矮小婦女,身長大約只有三、四尺,青年追隨到溪邊河谷,卻被對岸的一群矮人偷襲而受傷。賽夏青年帶著恐懼與疑惑回到村中,並將此事告知長老。後來雙方在協調下和解,矮人並教導賽夏族人農耕、醫術與巫術,讓賽夏族年年豐收,免除疾病、蛇獸的侵害,而賽夏族人也在每年豐收之時,備酒菜招待矮人以回報。

但矮人生性喜好漁色,每在酒酣食飽之後,常會誘拐、強暴賽夏族婦女。有一天,一位賽夏族青年親眼目睹自己的愛妻(或說胞妹)被矮人凌虐,憤而決定展開報復。在一次兩族的聯合大祭典中,賽夏人照常邀請矮人們來同歡作樂,族人卻暗中將矮人回家必停靠休息的一株山枇杷樹(hito)砍損一半(也有說是山枇杷樹做成的橋),當矮人酩酊大醉於回途中,爬到崖邊的山枇杷樹上休息時(或說是橫渡樹橋過大溪時),樹(橋)不負重量而折斷,矮人們紛紛墜入溪谷中而亡。

從此以後,賽夏族年年歉收,生活疾苦,而矮人居住的山洞中,夜夜傳出悲淒的哭嚎聲,賽夏人認為這是矮靈的降禍作祟,於是苦苦哀求兩位倖存的矮人長老,男的叫 ta'ay、女的叫toway,祈求矮靈原諒以消災降福。矮人長老幾度思量之後,對於矮人昔日帶給賽夏族人的侵擾也頗感歉疚,於是將祈求矮靈原諒的一切祭典儀式傳授給族人,借此「巴斯達隘」來化解雙方恩怨,並祈求豐收。但繁複龐雜多達十六章的祭歌,使得當時只有朱家人學會,所以後來朱姓家族成了矮靈祭的主祭者。

有著這樣恩怨情仇的淵源,對於矮靈祭,賽夏族人總是心懷戒慎、感恩與恐懼,深怕一個不經意便得罪矮靈而降禍,這種敬畏的心理,也使得賽夏族的矮靈祭得以完整留存至今,並依然保有它的神祕性。

今天賽夏族約有五千多人,是臺灣各民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支。口語傳說中,賽夏族祖先從大霸尖山山麓往海岸平原遷移,後來為了民族生存又移往山區,現在主要分佈在新竹五峰鄉,稱為「北賽夏」,還有居住在苗栗南庄、獅潭鄉的「南賽夏」。北賽夏所在區域多為泰雅族人,使泰雅語成為日常語言;南賽夏則與客家人接觸頻繁,客家話反而成為熟悉的語言。

以前每年一次的「矮靈祭」,在日據時代以後改為每兩年一次,分別在五峰的大隘祭場及南庄的向天湖祭場兩地各自舉行,於秋天農作物收成後的月圓之時,相當於農曆十月十五日前後。整個祭典過程包括「迎靈」、「筵靈」,以及連續三天的「娛靈」歌舞之後,最後一天的清晨,舉行「逐靈」和「送靈」。而每十年才舉行一次的矮靈大祭,更是全族傾全力以赴的大事,此時會出現高旗「sinaton(西納頓)」,是祭典中最神聖的器物。

1996年適逢矮靈十年大祭,我踏上了向天湖的那場神祕矮靈祭典之行,感受前所未有的午夜祭歌迴旋;2006年又逢此一盛會,正在猶豫要不要再次前往人潮鼎盛的祭典時,偶然的機會下,我跟隨一位人類學家與他的攝影師一同前往五峰,協助錄製賽夏族祭歌研究影片,並與幾位賽夏族長者結下不解之緣,還遇到十年未見的老朋友,這或許是矮靈冥冥之中的導引吧!

【本文感謝賽夏族長老的不吝指正,及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所提供的珍貴資料。改編版曾載於「探索」人文雜誌2007.11月號。】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Seeing Image 影像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