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海洋 | 環境資訊中心

寂靜的海洋

2010年12月01日
作者:湯谷明

海洋占地球表面70%的面積。長久以來,人類以為大海的資源是無窮盡的,所以貪婪的予取予求,直到近代科學家開始關心海洋資源枯竭的問題,提出2048年海洋將無魚可捕的警訊,那是危言聳聽嗎?其實從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正在感受海洋的變化。

從海鮮看海洋變化

十幾年前常有機會到宜蘭頭城大溪漁港,那時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港,漁獲又多又便宜,僅有當地人或熟門熟路的外地人來採買。不知何時,越來越多觀光客湧入,不但價格變貴了,連擺在攤子上待價而沽的漁獲也不一樣了,以前常見的鸚哥、赤鯮等高經濟魚種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不常見的雜魚,魚販還口沫橫飛的解釋這是深海魚,新鮮的拿來煮味噌湯最好,結果遊客買回家,下了鍋吃進口,才發現上了當。遊客不禁疑惑,餐桌上常見的經濟魚種去哪裡了?

來到台東成功漁港,一堆堆的旗魚及鬼頭刀間,夾雜著瞪著大眼的鯊魚及魟魚。跟數年前相比,鬼頭刀的個體明顯變小了,漁夫感嘆漁獲量一年不如一年,更埋怨政府下令禁捕豆腐鯊。漁夫不禁疑惑,魚為什麼變小了?豆腐鯊為什麼不能抓了?

場景移到餐廳或早餐店,顧客跟老闆抱怨菜走味了、或餡料縮水了,因為平時大量使用的劍蝦、刺參、阿根廷魷魚及鮪魚都斷了貨,餐廳只得拿其它食材替代或是停賣。顧客不禁疑惑,原來數量龐大的海鮮為什麼一夕之間都不見了?

場景再跳到一月初的日本築地魚市,香港及日本壽司店聯合以史上最高紀錄3249萬日圓(約新台幣1170萬元)成交一尾342公斤的黑鮪魚,稍後壽司店提供一片1300日圓(約台幣470元)的鮪魚腹握壽司,即使價格不斐,饕客仍搶著嚐鮮,因為以後有錢也不一定吃的到。饕客不禁疑惑,為什麼海鮮越變越貴了?

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海洋生病了!

吃魚翅,殺的不僅是鯊魚

人類利用鯊魚的歷史相當久遠,除了割魚鰭作魚翅外,還應用其魚皮、肝油、軟骨、牙齒等在皮革、抗凍劑、保養品及健康食品上。但隨著魚翅的需求量漸增,及大家對「鯊魚是會吃人的可怕動物,所以應該被吃掉」的錯誤印象,海洋中曾經數量豐沛的鯊魚正逐漸從全球的海洋中消失,而且部分種類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

根據統計,2008年全世界只有4人因鯊魚攻擊而喪命,但同一年被殺害的鯊魚卻超過1億隻以上,意即每天有30萬隻的鯊魚命喪人類手中。鯊魚是海洋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若獵捕過多,海洋食物鏈將失去平衡,其所產生的效應是難以估計的。因為原本被鯊魚捕食的魚類在失去天敵後,數量會在短時間內增加,但當數量多到大海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時,最終將導致魚群數目銳減及生態系崩解,這即是「大繁榮後的不景氣」。

吃魚翅,殺的不僅是鯊魚,還包括隱藏在食物鏈各階層的眾多海洋生物。

誰偷了海洋的魚?

而在大多數的人只關心能不能吃到美味又便宜的海鮮時,卻不知道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全球的漁產量早已迅速衰退,目前近三分之一的海洋魚類處於枯竭狀態,而且枯竭的速度正在加快,超乎我們的想像。

究其原因,全球氣候變遷是其中一項因素,而最大兇手卻是我們人類自己,包括過漁及混獲、棲地破壞、污染及外來種危害。

高科技的捕魚技術是造成過漁現象的主因,全球約有八成漁業已遭過度捕撈,以台灣撈捕黑鮪魚為列,1999年曾高達1萬1300尾,2000年也還有1萬尾,但2008年僅剩2900尾,大西洋黑鮪數量近年也驟減,同時體重明顯縮水。

我們明目張膽的偷了海洋的魚,掠奪了後代子孫的資源,即使透過法案保護這些過渡捕撈的魚類,也可能無法回復原來的盛況,況且這必須仰賴許多國家的共識。但是很可惜的,在政治及經濟的考量下,自然生態永遠是最大的犧牲品,如2010年華盛頓公約(CITES)第十五屆大會否決了禁止大西洋黑鮪及稀有珊瑚珠寶國際貿易的提案,正代表這場海洋浩劫將持續進行。

我們能做什麼?

海洋具有調節氣候、能量傳遞及生物棲息等功用,其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遠高於陸地,包括食用及醫療的民生用途、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材料、及地球上最大的維生系統。

但是,我們對海洋的認知卻十分有限,甚至是無知。近代科學家雖然提出許多保育海洋資源的方法,如:劃設海洋保育區、建立海域調查研究及生態監測、進行永續漁業經營管理、及海洋污染防制...等,但是這都必須透過冗長的行政程序,緩不濟急。保育工作不僅是政府的職責,也是所有人類的責任,我們可以透過個人的行為、選擇「對」的海鮮來保育海洋,即食用數量較多的食物網底層魚類,減少食用數量少、體型大、經濟價值高的鮪魚、旗魚、鱈魚及鯊魚等,因為食物網頂端的高級消費者的消失,將破壞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斯維亞‧奧爾說:「如果海病了,我們會感覺到,如果海死了,我們會跟著死去,人類的前途與海是分不開的。」少了魚群、蝦蟹漫游的海洋,死氣沈沈,就如瑞秋‧卡森所著「寂靜的春天」一般,只是場景從陸地換到了海洋。

而寂靜的海洋,何時才能等到熱鬧生氣的春天呢?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