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環境.珍愛大地——專訪248農學市集楊儒門 | 環境資訊中心

友善環境.珍愛大地——專訪248農學市集楊儒門

2011年04月22日
作者:陳韋綸

編按:濃煙與有毒廢棄物進入空氣與河川,殺蟲劑與化學肥料進入盤中飧,森林與野生動物消逝速度加劇,在「空氣污染代表繁榮」的價值觀下,環境持續遭到破壞。

1970年2,000萬名美國人走上街頭,反對充滿工廠廢氣、石油外洩、廢水、殺蟲劑與高速公路的未來,要求「健康而可持續的環境」,第一個地球日於焉誕生。

40年後,有一群人反省「人與土地」間疏離的關係,並試圖透過「農學市集」的方式,重建以「友善環境」及「信任」為本的消費網絡。時屆地球日前夕,我們該如何透過再平常不過的「購買」行為,身體力行愛地球呢?且聽聽農學市集的推動者楊儒門怎麼說。

圖說:楊儒門是248農學市集的推手。二手生活:「友善環境」的體現

「這些我都知道!」午後天母農學園,跑銀行、與工作夥伴開會、媒體採訪,大小事讓楊儒門忙得不亦樂乎,好不容易歇會兒,椅子還沒坐熱的他,筆者問及這個開幕屆滿一年的天母農學園,如何實踐「對環境友善」時,楊儒門又跳了起來,飛快地指天畫地,介紹、細數每張桌椅。

楊儒門所知道的「對環境友善」,原來早在天母農學園裝潢設計之初,便已注入空間內每個角落:「這裡看到東西,全都是回收物——撿回來的。」楊儒門甚至愉悅地哼出「撿回來的」四個字。原來桌椅、書櫃,都是工作團隊和他,以二手家具或是廢木材再製,並且使用不含甲醛、綠建築標章的木料漆,重新粉刷而成。

圖說:位於天母的248農學市集,試圖建構回歸土地、友善環境的生活、消費方式。248農學市集:創造人與環境的平衡連結

2008年7月,楊儒門,一個媒體時代中不可能不被熟悉的名字,與幾個來自台灣社會運動以及關注農業議題的朋友,在忠孝東路四段的空地上,豎起「248農學市集」的旗幟,耕耘一個標榜「無毒」、「安全」以及「友善」,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場景。在248農學市集或天母農學園,消費者買到的,他說,是「對環境友善、對身體健康」,真正的有機農產品。如今,除了東區與天母,信義計畫區、新北市中和,甚至新光三越A11館的超市內,248農學市集的標誌在台北各地發芽,靠的,是超過6成的老客戶;他們相信,在這裡買到的一把菜、一袋柑橘,都是對身體有所裨益,又不傷害環境。然而,這份信賴感,如楊儒門不斷地強調,關鍵在於如何使「生產者」與「消費者」產生連結。

信任的樣子: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

「今天如果我貼一個有機標籤,跟你說:『這是有機』,你會不會覺得奇怪?」楊儒門表示,在有機標籤被信任度不高的今天,農學市集要讓農友直接面對消費者,「讓消費者直接看到種植的人,聽他講自己的產品是怎麼栽種的。相信了,再去買,這就是溝通!」

對土地溫柔的生產方式,才是真有機

有機認證在台實行20餘年,至今卻稍嫌步履蹣跚的原因是:當農民以每年3萬元的代價,取得有機認證標籤之後,卻無法保證自己的產品能夠被市場接受。「這是商業行為,賣不出去,一切都都沒意義。」楊儒門表示。另一方面,當前有機認證的概念,聚焦於消費者食用安全,卻相對犧牲農友的利益,以及對環境的友善。他比喻這是「有法規卻沒有靈魂」的有機產品,「如果今天鏟平整座山栽種有機,這我們不會接受。」楊儒門強調真正的有機,是在最低限度的土地利用下,生產出對消費者身體有益的糧食。

在聊天中,建立友善地球的購買網絡

「理念,是不可能從0分直接變成100分的。」知道了這點,248農學市集開張前,楊儒門與工作團隊,花了半年時間拜訪農友,參訪農場,要的不是速成,而是願意改變的意願。「如果農友願意改變耕作方式,市集也願意等。」而當農友載運自己的心血來到台北時,疑惑為什麼賣一把菜,也要東問西問、「問那麼多」的時候,工作團隊能做的也只有溝通:「今天一把菜也可以在大賣場買呀!但是什麼樣的產品,才是對環境友善。」他說,說服沒有關鍵,真的就是花時間溝通而已。「我們都跟農友說:5%的產品在市集賣,95%要賣給和你聊天的那個人。」

只有這個「東問西問」的人,就是之後會跟你買的顧客。如今,248農學市集的熟客佔了6成,就是這些人,將農友的心血,透過口耳相傳、媒體與網路推廣出去。事實上,市集販賣的產品,早已獲得肯定,不僅每周都有媒體前來採訪,就連法國米其林主廚來到台灣,也指定一嚐248農學市集販賣的「來春嬤麥芽糖」。「這是小麥草剁碎和糯米共同發酵製成,用途多多,滷肉時加一點,讓肉看起來超Q,或是和蘿蔔熬煮的水,有清肺的效果!」楊儒門信手拈來,講得透徹又令人心動。原來,好東西是可以被消費者接受的,只是,還得須要248農學市集這樣一群有心人,把這些對土地好的產品闢出通路,而每一個環節,哪個不需踏破鐵鞋?

圖說:真正的有機,是對土地做最低限度的利用。對環境的堅持,要用味蕾和身體感受

昔日,楊儒門與工作夥伴,投身社會運動,經歷街頭抗爭歷練,如今,248市集更像是走入人群,他希望台北每個行政區內,起碼有兩個農學市集。有可能嗎?楊儒門堅定表示:絕對有可能!「如今消費習慣正在改變,消費者希望對身體好、對環境好,也不願花錢看醫生。」楊儒門與248農學市集,與你的味蕾與身體親自溝通,感受他們對於環境與農業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