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被土地放逐的人們 | 環境資訊中心
環球360°

蒙古國:被土地放逐的人們

2011年06月16日
作者:基特吉勒特

蒙古國曾經以「沒有柵欄的國家」聞名,但是如今從北方一直到烏蘭巴托的廣袤地區卻佈滿了接連不斷、縱橫交錯的邊界標誌,它們分隔出一個蔓延數公里的貧民窟,這裏估計居住著整個蒙古國1/4的人口。

為烏蘭巴托貧民區內的蒙古包(攝影:Andy Hares )

過去20年中,有70多萬人湧入烏蘭巴托。其中許多都是從前的牧人,由於嚴酷寒冬會持續半年以上,他們的生計都被毀掉了,還有一些人則是全球暖化和過度放牧造成沙漠化的受害者。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估計,蒙古國90%的國土如今都成了脆弱的旱地。

由於教育程度有限,缺乏通用的工作技能,且通常都沒有證書,許多居民最終只能等待,對政府充滿憤怒,並且懷念過去的生活。於是很多人都開始酗酒。

「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但能找到的工作少的可憐。」當地居民達娃桑布說,他排了30分鐘的隊才從水站打到了一家的飲用水,在這個貧民窟一共有500家這樣的水站。「自從上次選舉(2009年5月)以來,我們這裡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沒有新的工作機會,也沒什麼改進的地方,有的就是多了一座小橋,僅此而已。」

這裡的基礎建設絕對不足以支持如此巨大的人口,因為每年都增加好幾萬人。許多人至今仍然住在當初帶來的蒙古包裡,這個地方因此被稱為蒙古包地區,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一種不安定感。

達娃桑布的生活很不容易。他周圍的這片地方正在陷入絕望,垃圾堆得像山一樣高,醉鬼們晚上鬧得越來越凶。但他至少還有一份工作來養家糊口,這已經比很多鄰居都強了。

「住在蒙古包地區的並非都是赤貧者,但這些人的生活也很艱難。即使冷到零下40℃,你還得出來打水。」特羅伊•特弗爾迪克說,他的教育和職業培訓NGO——「繁榮未來」就設在這一地區。

去年發佈的一份世界銀行報告凸顯了蒙古包地區居民們的艱辛生活,大部分人只能用上很有限的電力,沒有自來水,也沒有下水道和集中供暖。報告指出,在零下溫度長達8個月的漫長嚴冬裡,比較貧困的居民不得不將多達4成的收入都用來購買取暖的木柴和煤炭,這不但給他們增加了沉重的財力負擔,也加重了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

這裡的道路很簡陋,都是裸露的土路,沒有標誌、沒有路燈,甚至沒有名字,只能算得上把一排排蒙古包和破爛棚子分隔開的一窄溜兒空間,沒有得到任何的政府投入。
「基礎建設的品質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基礎建設得不到任何改善,人們顯然已經對政府失望透頂。」世界銀行的資深城市專家、上述報告的作者莫斯基•布拉涅說 。

過去幾年中,包括許多蒙古包地區居民在內的示威者們已經多次在蒙古國大呼拉爾(議會)門前舉行集會,今年4月份還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示威,要求政府對該國的礦產收入進行更合理的分配。儘管自然資源的開採給蒙古國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卻沒有幾分錢用在貧民窟的居民身上。要知道,人口僅270萬的蒙古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礦產開採項目,以及世界儲量第二的塔班陶勒蓋(Tavan Tolgoi)煤礦。

居住在蒙古包地區中心的是較早來到這的居民,他們已經住了十多年,蓋起了相對堅固的木房或磚房,但即便這裡也沒有自來水和集中供暖,街道依舊漆黑、泥濘,街邊是沒有遮蓋的臭水溝和堆積如山的垃圾。

另外一個引人關切的大問題就是失業率。每年都有數萬人湧入這裡找工作,在去年的移民旁邊搭起帳篷,於是失業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特別是在蒙古包地區,這裡的失業率高達62%,遠遠超過烏蘭巴托比較發達地區的21%。

蒙古國政府已經正式宣佈2011年為「就業支持年」,聲稱要創造7萬個就業機會,但迄今幾乎還沒有什麼改善的跡象。

「由於基礎建設的不足,蒙古包地區幾乎沒有什麼經濟活動,因此人們不得不到外面工作,這是最大的問題之一。世界銀行正在進行一個新的計畫,就是為地方經濟發展開闢途徑,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這裡居住和工作了,這會讓人們的生活煥然一新。」 布拉涅說。

「我們家有12口人,卻只有2個人有工作。」50歲的達什霍德說。幾年前,一場嚴寒把她家1百多頭牲口全都凍死了,她和家人幾乎是兩手空空地搬到這裡,只是在貧民窟的邊上搭上了帳篷。

她說:「第一年實在是苦到家了,我花了一年時間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在一家賓館當清潔員。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我只能靠撿塑膠瓶過日子。」

現在達什霍德在一家超市當清潔員,每月能拿到100美元左右的工資,但這個工作和她長期的放牧生活實在相去甚遠。她的大女兒則為一個富裕人家照看孩子。

「我其他女兒也在找看孩子的工作,但實在很難,因為工作機會太少了,也都離得很遠。如今所有工作都要求你必須身高170公分以上,長得漂亮還要受過良好教育。」

「對我來說,我寧願住在村子裡,但對我女兒和外孫們來說這裡更好。」63歲的巴桑胡3年前搬到蒙古包地區,她每月65美元的養老金只剛剛夠一家人糊口。「我的外孫們在烏蘭巴托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有機會得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和未來。」

相關連結: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6月7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