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次專欄介紹位在南投的絲田水舌,分享他們勞動假期背後的永續生活理念。
從災難世代中,反省人與土地的關係
身處於一個「災難世代」的概念中,在921地震之前,很執著地想把自身專業的工作完成,並藉由成果去滿足一些些的成就感。但是卻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因為在不同的地方認識了不同的人,也看到了不同的人在經過這樣的災難之後,必須重新爬起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就是在這樣期望由危機變轉機的思考下,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看待自己的生命。「絲田水舌」的成型,就是在災後這十年的過程中不斷累積出來的,藉由「實踐」去了解「生活」的意義。
從創作中感受到生命力
「生活的實踐」啟發,是從石雕老人林淵先生身上感受到的,對於一個65歲進入退休年齡的老先生,卻利用自己最後十來年的生命,創作出上萬件的樸素藝術石雕作品,剛開始你會覺得「石雕創作」是一種藝術、一種美的呈現,但當親身去體驗動手雕刻創作,卻有了新的、不一樣的體驗,你會發現,像自己這樣30幾歲的年輕人,一天動手雕刻3件作品,就覺得手快廢了,這時你就會不由得驚訝於林淵老先生這樣平均一天就有7件作品的產出,10年的創作生命累積近2萬件的創作,那樣的作品呈現給人的感動,不只是藝術本身的價值,而是那創作背後的動力與生命力。
在那樣的創作過程回來談到「絲」的部分,便是從創作引發出「美學」重要性的思考。生活美學從工藝創作,發現文化永續的價值,透過藝術及文化活動和慶典獲得永續文化活力。創意及藝術被視為是表達我們和宇宙大地的結合及互相依存的關係,同時以不同方式的藝術表現和美學生活,保存及分享美學永續價值。
以自然農法實踐、體驗勞動
回過頭來再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即開始跟農夫學習耕作,在耕作中你會期待收穫,你會覺得下田勞動、流汗、曬太陽、等待收成,用這樣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耕作、跟土地親近、去認識這一塊土地、去體認大地所蘊含的養分,可以培養出什麼樣的作物。生活中從居家廚餘堆肥養菌造土,減少廢棄物轉換成土壤的有機質,從手工插秧、撿螺、鋤草、收割、日曬稻榖,在那樣的參與勞動過程中,田間無數「穀東」的身影,滿足自己的糧食生產,「絲田水舌」的「田」也是架構在這樣參與「勞動」的意義上。
種田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學習自然農法與生態農法,再相較於現行的慣行農法,進入深層的思考,農業為何需要這麼多的藥,這麼多的化學物質。這些東西對人體是不健康的,對環境也是不健康的。生產可以朝向更自然、更生態、更有機的方式,去深耕「農業」這件事。
在串連的過程中,讓人瞭解生態、農業與品味生活
對應自己生活的歷程,當某日自己身處在桃米生態村的夜晚時,突然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在那裡你聽到了鳥聲、蛙聲、蟲鳴聲甚至於水聲,你看不見他們,但他們卻透過另一種聲音方式傳達了他們的存在。體會了這多樣、豐富的生態,體會到整個萬物生命存在的價值,你會發覺萬物都有他發聲的權利,這樣的體驗,讓自己有種莫名的感動,「水」生命的泉源、生態的感動,尊重自然萬物。
慢慢的,很多人希望透過我們去認識一個這樣生態村的營造,所以開始帶領大家透過生態旅遊的方式,去瞭解、體驗這樣的一個環境與生態,去感受這樣萬物的存在,而不只是只有人。
「絲田水舌」從樂活、慢活到細活的生活實踐
我們希望透過「絲田水舌」這樣概念的推動,藉由不斷的串連,讓大家透過瞭解生態、瞭解農業、瞭解創作的過程去品味他們的生活。當他們結束一連串農事勞動、樸素藝術創作、生態觀察的假期之後,雖然有因身體勞動後的疲累,但卻又能感受到充滿身心靈的精神滿足感,這就是「絲田水舌」一直想要往下走的動能。
如何讓我們在這過程裡面所感受到的生活方式,能夠讓一般的人也能夠感受得到,要如何感受?要怎樣做?這件事就開始有了一些思考與行動。
透過「生活的美學」、「幸福的感動」、「細活的態度」,分享「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土地」的嶄新魅力。在慢活、樂活之外,我們希望倡導「細活」的態度,細字可拆解為「絲」、「田」兩字,「絲」結合了創作、工藝及美學;「田」意味農耕、勞動和有機;活是「水」與「舌」的合成,「水」涵括生態、探索與休閒;「舌」乃學習、推廣和品味的延伸,我們希望透過此整合性的生活實踐,讓生態、生產、生活和生命的四生體系,展現時代的新價值,讓人重新找回幸福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