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輕污染物太多 恐再大火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六輕污染物太多 恐再大火

2011年08月08日
摘錄自2011年8月8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塑一年七次大火引發工安危機,台塑將矛頭指向海風太鹹導致管線鏽蝕;台大研究團隊首次進廠、最新監測調查發現,六輕廠區內乙烯、丙烯 、丁二烯等酸性污染物數值均偏高,顯示廠區有多種有害污染物籠罩,過去曾引發大火的乙烯,測到最高濃度高達675.6ppb、丙烯 284ppb,不僅危害人體健康,也可能再引發火災。

在雲林縣環保局委託下,台大教授詹長權團隊今年六月底首次進入六輕廠區進行內部監測,利用紅外線光譜儀進行空污監測,七月出爐的檢測結果不僅發現硫化物、氮化物等酸性污染物,且五種與六輕製程相關的污染物濃度都偏高,乙烯平均濃度86.1ppb,最高達到675.6ppb,醋酸乙烯酯最高濃度達298.8ppb;丙烯 最高可測到284ppb,丁二烯最高濃度達69.2ppb,站在廠區內,就可聞到酸味、刺鼻味四溢。

詹長權指出,六輕廠區內確有酸性污染物籠罩,台塑早就應用最好的防鏽材質去作管線建構與汰換,乙烯過去就曾引發大火,卻還一直有偏高污染狀況,如不徹底找出污染外洩原因並改善,恐還有下一場火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