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翩翩飛舞的鱗翅類物種,除了蝴蝶,還有更多是飛蛾。相較於蝴蝶基礎資料的建置,台灣飛蛾更需積極趕上。為了喚起台灣民眾賞蛾風氣,進而達到保育目的,由特有生物研究中心蛾類研究團隊發起的「台灣飛蛾之夜(Taiwan Moth Nights)」,將於9月24-28日連續5天,以台灣為舞台,號召全台民眾一起守護蛾類多樣性。
在這5天,民眾可以拍下周邊觀察到的飛蛾影像及資料回傳到主辦單位,由專業的科學家彙整記錄後,將結果公布於網站上分享,以宣導蛾類的保育。特生中心解說教育組組長林旭宏表示,藉此達到大眾教育的效果,也讓科學家得以監測蛾類變遷的情形,進而掌握環境變動的狀況,也可據此擬出保育策略。
蛾類活動多集中在夜間、形象不若蝴蝶正面,因此賞蛾風氣不如蝴蝶來得踴躍。事實上,蛾類與蝶類都屬於鱗翅目,種類比為10:1,賞蝶與賞蛾人口卻成反比。蛾類也是環境監測的重要指標,最近《Science》發表的一篇論文,由陳一菁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婆羅洲神山調查蛾類,發現過去40年來,蛾類平均海拔已經上升67公尺。
「能有這樣的結果,是因有完整的生物監測資料做比對。」林旭宏表示,台灣蛾類基本資料建立尚在起步階段,台灣飛蛾之夜最主要的目的是喚起台灣賞蛾的風氣,透過賞蛾活動,讓民眾注意身邊的蛾類,關注周邊環境蛾類的消長,感受保育之迫切性。
台灣飛蛾之夜是效法歐洲盛行有年的「歐洲飛蛾之夜 (European Moth Nights)」,這是由匈牙利鱗翅學會(The Hungarian Lepidopterological Society)和瑞士盧塞恩昆蟲學會(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Luzern (Switzerland))共同舉辦的一項普查行動,自2004年開始,每年選定某個月的月缺前後5天,號召遍布全歐洲的「蛾友」,在各自所在地進行蛾類觀察。
林旭宏說,台灣的網路環境與數位攝影器材的普及、便利,使得越來越多的民眾願意去觀察這群夜晚的舞姬。未來這一個月內,民眾若對「台灣飛蛾之夜」或賞蛾有興趣,也想觀察,可以加入臉書「慕光之城」社團,下載活動邀請書,有詳細說明。研究團隊也將於近日從過去9-10月調查已知的650種蛾類中,找出100種大型常見的蛾類圖片,於臉書社團建立相簿,提供圖鑑功能,讓民眾可以先熟悉這些蛾種,增加印象。
追尋飛蛾芳蹤
絕大多數的蛾類都是夜行性,並且具趨光性,會圍繞著明亮的物體盤旋。台灣蛾類與蝶類最明顯的區別在於觸角,觸角成棍棒狀,多為蝴蝶,之外幾乎確定為蛾類。此外,觀察休息時翅膀的收放方式,蛾類通常張開平放;蝶類則通常合起。
由於蛾類同時具有日行性與夜行性種類,因此觀察或調查時間可選於白天或晚上。日行性蛾類可利用其訪花的習性,於蜜源植物附近找尋,或是逢機尋找停於植物上休息的個體。夜行性蛾類則可利用其趨光性,在有燈光的地方觀察,或是主動於漆黑環境點燈吸引蛾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