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塑膠濃湯」 害魚又害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太平洋「塑膠濃湯」 害魚又害人

2012年01月30日
摘錄自2012年1月30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自太平洋海上帶回的「塑膠濃湯」,瓶內可見細碎的塑膠顆粒,魚吃下肚後人吃魚,很有可能再回到人身上。攝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你我丟棄的塑膠垃圾,可能已漂流到大洋裡熬成『塑膠濃湯』了。」曾任荒野保護協會海洋保育專員的廖敏惠按著滑鼠,螢幕上秀出一張張實地拍攝的北太平洋垃圾渦流區影像,說出你我不願面對的真相:人們製造的塑膠垃圾,出現在最遙遠的海洋生物棲息地,正威脅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

去年七月廖敏惠獲Keep Walking圓夢計畫資助,成為台灣第一位前進北太平洋探索「垃圾渦流區」的先行者。

她和來自七個國家的十二位環保人士,搭乘動力帆船從夏威夷出發,抱著好奇心往北航行三千公里,帶回來的卻是對塑膠垃圾氾濫的震驚。她巡迴全台演講,呼籲大家「為了環境,也為了你我和下一代的健康,請改變生活習慣,儘可能『戒塑膠』」。

廖敏惠說,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洋,海面上看不到垃圾,但經隨行科學家指導用拖網在海面拖行十分鐘,「天哪,怎麼都是塑膠碎片!」廖敏惠用玻璃瓶封存其中的極少部分,作為真實見證。

「數以億兆計的塑膠碎片小如浮游生物,體積大一點的則沉入海底。」廖敏惠說,廣大的海域無風、日照強烈,塑膠製品因此崩解細碎,堆積在海面十公尺處,估計數量是浮游生物的六倍,至少有數百萬噸,「好像熬成超大鍋的『塑膠濃湯』」。

廖敏惠表示,「濃湯區」的範圍太大,清除是不可能的任務,嚴重衝擊海洋生態,眾多魚類一張口就連同塑膠垃圾吃下肚,「大魚吃小魚,人們再捕魚來吃,塑膠之毒終究回到人身上」。

廖敏惠也展示國際攝影家在垃圾渦流區的小島上拍到的驚悚畫面,眾多信天翁雛鳥不明就裡死亡,從殘骸發現,牠們的胃裡竟有打火機、鈕扣、可樂及礦泉水的瓶蓋,許多無故死亡的海龜、海豚也都有相同的遭遇。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指出,垃圾渦流區的塑毒對人類不會有立即的影響,但有慢性中毒的風險,「最可怕的是影響下一代最深」。他認為,讓垃圾渦流區不再擴大、惡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少用塑膠製品,即使不得已要用,也要做好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