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亮島出土 7900年前完整人骨骸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馬祖亮島出土 7900年前完整人骨骸

2012年04月03日
本報2012年4月3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馬祖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7900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

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率領的考古隊,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挖掘的情形。(圖/中時電子報)此一重大考古成果,無論對台灣、兩岸及國際考古學界,均有非凡意義。同時將馬祖先名居住史,由以前在東莒熾坪隴遺址陸續出土大批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片後,從6000年前馬祖即有先民居住再往前推到7900年前。

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馬祖考古隊計畫主持人陳仲玉說,「亮島人」的骨骸完整,有頭骨、四肢,連胸骨、鎖骨、肩骨均清楚可識。另根據清大邱鴻霖教授考古隊所做研究,「亮島人」為男性,有Y染色體,年紀約30到35歲,身高160到165公分,手臂相當強壯。

「亮島人」發現位置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其墓葬方式為古代普遍常見的「屈肢葬」,即人剛死之時,將其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嬰兒在母親子宮內形狀,然後埋葬。台灣原住民直到百年前,仍有「屈肢葬」習俗。

陳仲玉表示,「亮島人」不僅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台灣最著名的「屈肢葬」骨骸,是新北市的十三行遺址,但僅約一千餘年,而「亮島人」則有近8千年歷史。

「亮島人」是去年12月19日於「島尾一號」遺址的第一號洞挖掘出土,隨後運至馬祖民俗文物館進行研究。文建會上周赴馬祖深入了解挖掘成果,將指派專家進行骨骸清理,再做3D掃描,重建「亮島人」形貌,並淬取DNA做人種學研究。

島尾一號遺址有一層厚度約30至40公分的貝塚,即古人堆積垃圾的地方,肉眼可見,「亮島人」即在貝層之下出土。經過台大相關單位的3次碳14檢測,貝塚上層年代約7500餘年,下層更高達7800餘年。

東莒熾坪隴發現陶紡輪 證實當時人類已懂得紡紗織布 圖片來源:馬祖資訊網 陳仲玉說,「亮島人」依國際考古標準程序挖掘,於貝層下挖出一個長2公尺、寬1公尺、高60公分的坑洞。該遺址同時發現骨器、石器與陶片等常見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但物件不多,且均破碎。

陳仲玉說,「亮島人」與島尾一號遺跡,比中國福建的磹石山文化遺跡還要早約2、3千年。磹石山文化約在5、6千年前,中國考古界認為,磹石山文化是福建與台灣文化的源頭,亦是閩人最早的起源地。

陳仲玉說,亮島形勢險峻,「亮島人」應是在七千多年前,季節性地前往亮島,而不是終年住在島上。

熾坪隴遺址位在馬祖東莒島的西側海邊,行政區上隸屬於連江縣莒光鄉大坪村管轄,遺址則位置在大坪村聚落的西南角,離海岸線直線距離約500公尺,是一處緩坡的海階平台地。

2001年,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專家陳仲玉和劉益昌共同主持的「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於8月間在熾坪隴遺址首次進行探坑試掘時,就已經發現有史前遺址。

2004年夏天,再由陳仲玉主持,以在地的馬祖藝文協會成員為主,組成熾坪隴發掘與研究的考古工作團隊,於當年7月9日至24日,在東莒熾坪隴遺址試掘,出土更多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片之後,掀開馬祖考古的序幕。

之後,從2004年到2005年間,在陳仲玉領軍下,馬祖考古隊3度前往熾坪隴遺址挖掘,挖出近1萬餘片的陶土、4百多件石器和數量甚多的貝器、貝殼以及動物骨骼。此外,在島上的另一處蔡園裡遺址也挖掘出500 餘片唐末五代、宋、元各朝代的陶瓷片以及數量甚多的貝殼、魚骨、獸骨等。

當時擔任馬祖藝文協會理事長,也是考古隊成員的游桂香表示,馬祖出土的陶器器形與福建各史前遺址的陶器比較起來,並無特殊之處,在中國各遺址均有出現。這些陶器相似度極高的遺址,從北到南、從沿海到內陸都有,可見得熾坪隴遺址與鄰近地區的關係非常密切。

陳仲玉表示,這些石器、陶片在送往國外及台灣大學作碳14年代測定,最早的年代數據為距今5570±80年,在與鄰近遺址比對後,證實在6000年前,莒光鄉的東莒島已經是有人居住的聚落,他們與閩江口的史前文化有很密切的關係。

根據兩岸連江縣縣誌記載,馬祖最早有史可考約為宋朝年間,再加上早期馬祖民眾經常挖掘到宋代錢幣。因此,多數人都認為馬祖應該是宋以後才有先民居住。隨著熾坪隴遺址文物的出土,馬祖的歷史不僅要重新改寫,更上推至60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