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希望台灣到處都是貼近土地的發展模式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希望台灣到處都是貼近土地的發展模式

2012年07月17日
本報2012年7月17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在6月底隨行政院永續會出團參與Rio+20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是政府團當中與生物多樣性議題最直接相關的高階官員。雖礙於台灣國際地位,未能參與大會正式議程,但他積極參與十多場周邊會議討論,包括混農林業、社區林業、綠色經濟教育、政策框架等層面。他接受本報專訪此行收穫時表示,希望台灣未來到處都有貼近於土地、適合當地的發展模式,如果能多學習國外許多更細膩的規劃與執行方式,假以時日,我們必能發展出類似日本「里山倡議」的典範。

以下,讓我們來聽聽他參與高峰會的收穫與看法:

政策要整合 讓人民有感

觀摩里約許多議題的討論,以及世界各國以「國家館」呈現各國執行永續發展狀況後,楊宏志在專訪一開始,先道出政策要「讓人民有感」的期許。

他表示,不同機關因其屬性有不同的政策方向,而彼此間若能以公平的角度,加強整合,比較能讓人民有感。

以造林補助為例,照理講,在山區的補助應比平地多,才是合理的方向;但現在山上的補助卻比平地少,實際上只能拿20年60萬的補助,平地的造林補助,因為地目為農牧用地的關係,可以領取休耕補助的對地補貼,可以獲得20年達240萬補助。「這造成國人錯覺:難道是農業上山、森林下山了?但政府施政並非本意如此。」

釋出綠色就業機會  彌補生態與經濟的間隙

另外,再許多會議上的討論有提到,許多國家的原住民與鄉村,幾乎沒有工作機會,在這情況下,政府是否有責任釋放一些工作機會?

像這樣的情形,是生態與經濟的間隙(gap),政府應該主動彌補;即使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有需多做法可以考量。例如在林務局轄下的森林遊樂區,有包括環境清潔、餐飲服務、林木景觀處理、造林等工作機會,「是否能釋放更多機會給當地的鄉親?這是林務局可以來做的。」

經營永續農業 要加強內在互動

楊宏志表示,此行也參與、研讀許多關於永續農業的討論。他談到,以前農業的問題,只考慮到生產和價值,現在則還要考慮到生物多樣性、土地強化管理、鄉村發展、照顧弱勢族群等,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如果沒有相應的技術和能力,如果只是因循過往由下而上的執行做法,很難滿足這個趨勢。

他看到趨勢是,要加強各領域的「內在團體互動」(inter-connected),:包括政府、學校、非政府等機構,透過強有力的訊息流與知識流,從know-how的角度來進行培力。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中,政府機關可以知道地方的需求和如何提供支援、學者可提供建言、利害關係人可提供財務支援等等。

像這樣的操作,實際做下去,「應該要五年十年跑不掉」,但越早做,間隙越不會發生。

聯合國的永續發展課程很實用

楊宏志在大會期間,也參與了其中一場聯合國在會場舉辦的「永續發展研習課程」(SD-learning)。該項課程共長達10天,針對環境-經濟會計帳、生態足跡應用、永續消費與生產框架、法律系統調整、社區導向的永續城市建構、與再生能源有關的決策模式、雲端工具、衝突地區的自然資源管理、有利環境的會計改革、政策工具等,邀請世界上的先驅機構,分享執行經驗或研究報告。

他提到,從參與課程的經驗,聯想到台灣環境教育法通過後,公務人員依法每年要上4小時的課程,但其實公務人員角色有別,有的是決策者、有的是執行者,如果機關內兩種角色的公務員都上同樣的課程,感覺上效果有限,如果師法前述的永續課程,可以針對特定目標規劃不同的課程,如果針對決策者,就可提供決策時要注意的生態課程;若是針對剛初入職場的公務員,則可安排基本常識的課程。

像聯合國的永續課程一樣,針對不同對象,在瞭解參加者目的的情況下,提供不同領域、不同面向的研究報告, 乃至案例研究,應可喚起大家的討論與深度學習。

國家館 觀摩各國作法的好場域

楊宏志參觀過各國的國家館後,認為日本與歐盟的展示非常值得觀摩。從中可看出他們已經會用衛星資料、透過科技整合,把生態系統、地球空間、紅皮書、衛星、氣象等資料與圖檔,透過分析,來達到模式建立和預測。這樣的資料可提供給決策者、國際合作對象、契約對象、資源經營者和保育者做參考

例如林務局也透過研究計畫累積了15萬筆自然資源的資料,如果能分析其原始資料(raw data),將可發揮更實用的價值,例如開發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透過資料檢索,可先初步評估有無瀕臨絕種生物等狀況,評估者再據此進一步分析,才會有進一步的方向。

另外,在日本、韓國等國家館,都看到他們有許多國際合作在進行,合作對象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美國、加拿大、菲律賓、印尼等,好像跳過台灣。但如果是「鳥類、野生動物方面的計畫,怎麼可能跳過台灣?」我們應該爭取台灣能扮演積極的角色,例如這15萬筆資料的建置,再加以改善,做得更好以後,透過中研院的平台釋放出去,讓大家看到台灣的進步,也看到台灣願意釋放資料的合作意願,應有助於更多國際合作產生。

對Rio+20高峰會整體評價:陳義過高

楊宏志認為,嚴格來說,Rio+20並沒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成果。「我們希望的未來」陳義過高、期望太高了,其中還有許多細節和爭議有待釐清。

例如南方和北方期望的未來,絕對不是同樣的;如果再細分;森林環境、社會環境永續的未來,也都不一樣,聯合國要把定義做清楚,如果定義不清,學者談的、和民眾實行有落差,對綠色經濟和永續,不會是好事情。

另外,參加這麼多天觀察下來,所有參加者都是外食、鋁箔包、易開罐、還有人抽菸,感覺很浪費的行為;還有很多元首來講5分鐘的談話,投入和產出並不相當。相信下一個十年,科技已經達到相當的程度,可以透過網路來解決相關的問題,不需要全球人士到一個定點。「談的是永續發展,本質上做得卻不是」這個現象必須要改革。

另外,500多場的周邊會議,就參加者來說,一場一場參加,感覺上是瞎子摸象,應為每個議題所談的內容未必是旗鼓相當,如果沒有分群,針對明確的主題找出旗鼓相當的人來分享,這麼多場研討會下來其實效果有限。這是從「質」的角度、而不是「量」的角度來看待。

台灣有機會  發展自己的生物多樣性典範

全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不同的人,面對都不是同樣的問題,在這情況下,台灣可以發展很多不同的取徑,林務局已經這樣做了,例如近年推動的水梯田復耕運動,把山與海做連結,還有像成龍溼地的營造等,都是公、私協同的工作,對於當地的土地、居住的人、或者說永續性,都有照顧到的政策工具。

他表示,「我所希望的未來,是台灣到處都有貼近於土地、適合當地的發展模式建構出來,而實施方式是用細膩的方式。」「台灣有這種能力,只要給我們時間台灣能夠發展出和里山倡議相似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