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園區開挖石虎不見了 後龍長輩「金不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殯葬園區開挖石虎不見了 後龍長輩「金不甘」

2012年10月30日
本報2012年10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後龍阿嬤跟記者拜託,要把他們的處境告訴大家。昨(29)日上午,兩部由苗栗縣後龍鎮開來的遊覽車,停在台北市監察院門口,來自當地的鄉親,一個接一個魚貫下車。這些阿公阿嬤把寫著「冤」的布條綁在額頭。他們是龍坑里的居民,為了反對十班坑殯葬園區開發,北上遞交陳情書,他們不解原為好山好水的鄉居生活,為何驟變使得世代子孫必須伴著焚骨的煙囪為鄰,他們要求監察委員徹查,還他們公道。

苗栗縣政府與全安泰股份有限公司以BOO(Build-Own-Operate業者興建、擁有、營運)方式,在後龍鎮十班坑24公頃山坡地,變更地目,聯手開發「福祿壽殯葬園區」,預計以營運10年、回饋6000萬元給後龍鎮公所方式進行。

只是,殯葬園區就在主要道路旁,緊鄰2所國小、加油站以及聚落;其次,苗栗縣相關殯葬設施使用率不彰,並不需要新的設施;除此之外,此處涉及石虎重要棲息環境,環說書不但隻字未提,更遑論保育措施,似有登載不實之虞。凡此種種,居民認為苗栗縣政府未給予積極回應,因此決定訴諸法律,前進監察院是他們的第一步,後續也將針對環評過程提行政訴願。

居民舉牌:石虎又少一隻。當地居民堅決反對殯葬園區開發,已經埋鍋造飯達174天。群眾之中,有人高舉著石虎屍體圖片,這是最近新竹林管處公告,民眾在通霄路邊拍到石虎屍體。「通宵就在山的另一頭,」當地居民杜小姐說,在地緣上仍然有關。

除了石虎,二級保育類白鼻心也下山遭車撞死。杜小姐說,屏科大研究人員陳美汀告訴他們,石虎不會過馬路,路一開牠們就被隔離、出不來,再加上開發,石虎處境恐怕更艱險。

一旁居民表示,7月十班坑土地擾動,就有民眾在路邊看到遭撞死的石虎,只是來不及拍照,等通知找人來已不知屍身去向。或許是這些經驗,讓民眾知道一看到就要趕快拍照,對於石虎的敏感度提升了,這幾個月苗栗就發現流離失所的小石虎,或疑遭撞死的石虎。

隨著與研究人員的說明,當地居民開始關心石虎處境。年輕的杜先生說,以前大家都沒概念,經屏科大陳美汀老師主動聯繫,教導解說,現在居民都知道當地和石虎是共存的,也和苗栗縣自然保育學會以及陳美汀積極配合。

野外石虎族群常因人類淺山開發,日漸減少。(攝影:劉建男)

有幾位居民表示曾聽過半夜石虎擾動雞舍的聲音。住在龍坑里的83歲的黃先生說,20多歲曾養過一隻擅長狩獵的狗,這隻狗就曾咬死過一隻石虎。「以前少年不懂,不知道是石虎。石虎眼睛上面有兩條白色條紋,和貓不一樣」黃先生用手比自己的眼睛,作勢讓大家了解石虎的長相,「比貓更兇,看過好多次,一靠近就跑了,跑得好快。」黃先生說,現在看不到石虎了,還看得到白鼻心,「現在看到(石虎照片)金不甘(捨不得)。」

不過60年前,石虎族群數或許不到需要保護的程度。一旁民眾也都分享看過石虎的經驗,形容其外觀,比貓大,以前都叫山貓等等。

提到縣長劉政鴻,黃先生說,為了利益改變太多了。有一年劉政鴻沒選上立委,後龍老一輩人都落淚為他難過;再出來選,大家都咬牙挺他,沒想到選上後,卻對後龍人最不好。問他會不會後悔,他搖搖頭說,「養狗咬主人」代表內心的感受。

「人要活,石虎也要活,政府怎能如此殘忍對待這些動物。」來自大埔自救會的柯智傳也來到現場支援,經歷過土地徵收的煎熬,居民的心情不難體會。他呼籲總統馬英九出面解決,不要躲在總統府了。

火葬場滾出後龍自救會顧問林一方表示,中部計畫區域法提及,中部區域目前納骨塔平均使用率為32%,未來火化需求數約為467,460位,扣除現況使用及未來需求,仍有45.66%使用量,並無增劃納骨塔相關用地的必要;而苗栗火葬場2座,使用率只有24-39%,骨灰存放設施使用率37-44%,墳墓使用率只有4%,絕無新增之必要。對於內政部只以「尊重地方權限」為由通過,自救會認為未善盡審查,批為共犯,也應列入調查。

居民稍後與監察委員黃煌雄會面,遞交陳情書,黃煌雄表示,將了解居民陳情資料,必要時將啟動調查。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