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庫斯墜谷事件 省思生態旅遊的用路哲學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司馬庫斯墜谷事件 省思生態旅遊的用路哲學

2012年12月14日
本報2012年12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司馬庫斯山路墜谷巴士,轉載自蘋果日報司馬庫斯山路中巴墜谷造成13名長者往生、10人受傷的不幸事件,讓各方開始檢討山路的安全性、巴士的檢驗制度等,然而從環境的觀點來看,這也是針對日益興起的「生態旅遊」好好省思的機會。多位長期推廣永續生態旅遊的人士受訪時表示,應針對在地特性,認真考量適合的交通工具與旅遊方式,「管制、限量其實讓生態旅遊更顯珍貴。」

正視山區旅遊的內涵與條件

由於和小客車會車不慎,9日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發生巴士墜谷事件,雖然當地50名原住民青年第一時間便翻山前來徒手攀送傷者,奮力搶救,仍是13死10傷的慘劇。事件之後,除了司馬庫斯全部落殺豬血祭,以泰雅儀式弔祭亡魂,相關單位也開始檢討失事原因。而國人是否能從巴士墜谷的悲劇當中,藉機檢視山區旅遊內涵,正視我國發展觀光先天條件,而轉為精緻的高品質之旅?

司馬庫斯(泰雅語Smangus),是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後山最高海拔的一個泰雅族部落。雖然位處深山交通不便,卻因神木群開始發展觀光,現在更成為頗歡迎的旅遊地點。回首司馬庫斯部落發展生態旅遊,早在1991年便已經開創了,當時的部落生態旅遊及保育計畫,宗旨便寫明「以保護司馬庫斯神木群為保育目標,為避免道路開挖、大量遊客湧入對於部落所在的溪谷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以生態資源與觀光發展結合的概念,由部落成員成立觀光發展委員會。」目前許多山區部落也努力效法司馬庫斯,希望藉由生態旅遊,尋求在當地永續生活下去的機會。

各界除了檢討這條在1995年開通的部落聯絡道,提出應增設護欄、避車道、反射鏡、反光引導標誌等交通安全設施的聲浪外,包括作家劉克襄更指出應該設立檢查哨等安全查驗機制,嚴加管理。交通部長毛治國也表示,將會協同地方政府重新檢視山路。

不是開路就能解決的

在此事件中,許多罹難者與內政部長李鴻源為校友、鄰居,「司馬庫斯是一個很漂亮的地方,但是相對旅遊安全不是很高。」但李鴻源提醒,「也不能因為這樣就把路拓寬」他認為,必須在保育與旅遊間找到平衡點。

長期帶領民眾探訪司馬庫斯與鎮西堡進行生態旅遊,自然步道協會講師羅正芬提醒,當地的山路的確窄且蜿蜒,就算不需會車,20人中巴自己一台都相當難行,因此不管是拓寬,或是增設護欄,其實都不是最好的選擇,應該認清當地的地形地質所限,由適合山路的小車負責接駁。

永續生態旅遊協會前秘書長李嘉馨提醒,「更重要的是,哪種車輛適合上山?」改裝中巴座位的確較為寬敞舒適,但它的底盤卻不適合跑山路,為了安全,不但旅行社有責任去瞭解,參加旅遊的民眾也必須有所體諒。例如通往福山植物園的台9甲線,便嚴格限制9人座以下的車輛才能進入,而花蓮金針山在旺季,也限時單向通行,並由當地居民出面管制。

「管制、限量其實讓生態旅遊更顯珍貴!」羅正芬提出反向思考,認為有志藉著生態旅遊發展的部落應考慮自己的空間與能提供的各種服務,量力招待遊客,「好玩、令人回味、有特色,才是部落生態旅遊能成功的要素!」

羅正芬強調,生態旅遊的精神需與當地密切結合,不但要把收益留在當地,讓當地人可以靠此收入維護當地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更必須當地居民凝聚共識知道自己賴以維生的生態旅遊並不廉價,更值得來參訪的遊客的尊重,更不需要為了迎合遊客而開路或其他不必要的設施。

旅行社與訪客  都要多做功課

李嘉馨表示,像司馬庫斯這樣已經展開知名度的生態旅遊熱點,便該開始規劃總量管制,從能提供的住宿空間與交通狀況來評估。羅正芬也提醒,如果為了能有更多遊客進入而拓寬道路,當遊客人數超過了環境承載量,這樣反而會降低了旅遊的品質,開始了惡性循環。

主婦聯盟成員謝璧如亦感嘆「生態旅遊四字現在已經快被喊爛了!」並非把人帶到郊外、深山,接觸了自然景觀,就可以稱為「生態旅遊」,而是需要有更深的內涵和意義。李嘉馨解釋,例如從飲食做起,請當地居民以當地食材作餐,不但使用環保餐具,更將自己製造的垃圾,盡量帶下山處理,而非留在山上等等,這些友善的小細節都是能讓當地永續發展的旅遊模式。

李嘉馨亦提醒,生態旅遊不能脫離「保育」的核心價值,想要來一場正港的生態旅遊,可要多作功課,認清台灣地形陡峻、破碎的現狀,在大雨後易山崩等環境限制,不要勉強上路,並讓有正確保育概念的專業導遊帶領,跟當地居民作深度的文化交流,才能玩得盡興。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