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之死凸顯保育困境 野放、圈養難為保育員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水獺之死凸顯保育困境 野放、圈養難為保育員

2013年02月01日
本報2013年2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去(2012)年8月24日經金門航管站人員拾獲的水獺,交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收容後,不幸於10月15日死亡。金管處雖按照規定向金門縣政府通報,事隔3個月卻有民眾投訴,金管處為了讓內政部長李鴻源巡查時一睹水獺面目,硬是將進行野放訓練時逃脫的水獺帶回。金管處保育課長邱天火鄭重否認,此事也反映收容野放的困境。

去年8月拾獲的水獺,原期待可異地野放,卻功虧一簣死亡,引發關注,圈養保育兩難。(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邱天火表示,去年剛收到水獺時,是體重只有860公克的幼體,為了保育水獺,邀請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玲玲、屏科大獸醫以及金門野鳥學會莊西進一起研商討論保育目標,並選定雙鯉溼地附近為未來野放的地點。只是水獺太小,仍無法自行覓食,因此先於雙鯉溼地自然中心建築物下的廊道做成一個水獺的中途之家,在野放前暫時棲息。

經過40多天的照顧,水獺體重已達2010公克,學者認為長期養於室內會影響骨骼發展,建議讓水獺到室外活動,10月4日帶到戶外時,一下子掙脫,逃脫地點是一條污水溝,四處水泥溝渠,並不適合水獺生存,因此才動員尋找。保育人員擔心其安危,每天固定在附近放置魚,並讓其他動物不易取食,經過幾天觀察,得知水獺位置,13日將其帶回,目的是能照原計畫到雙鯉溼地野放。

研究人員到雙鯉濕地自然中心會勘。(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帶回之後,發現水獺體重有稍微下降,當察覺水獺狀況不佳時,即已聯絡金門動植物防檢局,15日死亡後也進行檢驗,證實無外傷、且糞便亦經動植物防疫所獸醫檢驗過後也尚未發現寄生蟲,死因為心肺衰竭,不排除與二度緊閉造成的緊迫有關。

邱天火表示,水獺一死亡即已通報金門縣政府,而動植物防疫所也屬於金門縣政府,相關檢驗報告都有。而雙鯉溼地也已5個監測器觀察,證明適合水獺野放,這一切最後功虧一簣。

邱天火坦承,在水獺救援方面缺乏經驗,當初收容中心成立是以救治傷鳥為目的,而每一種野生動物都不一樣,很難轉化相關技術。今年1月金管處再度啟動一項3年計畫,由李玲玲研究團隊承接,希望能利用分子技術了解金門全島水獺族群分布,能將棲地和廊道連接起來,作為水獺保育的依據。金管處也期待透過這項計畫能培育當地的水獺保育人才。

再見水獺,再見!棲地不保育,只能說再見。(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再見水獺,再見!棲地不保育,只能說再見。(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至於讀者投訴將逃脫水獺帶回是為了內政部長李鴻源,邱天火說,他也是看了報導才知道有這個誤解。「因為13日部長到金門參加坑道節音樂會讓我印象深刻,所以才提到他的名字,沒想到卻造成這種誤解。」一聽到水獺,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他不懂應請教其他專業人員;他確實在10月13日參加音樂會,也巡視了國家公園,但整個行程與水獺無關。

野外族群稀微  野放任務重大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野生物保育科長林國彰表示,目前對於野生動物的了解非常有限,即使是經常上報、民眾可琅琅上口的物種如台灣獼猴,至今也尚未有完整的研究足以發展保育策略;水獺救傷保育更是如此。

野生動物救傷站人員表示,圈養或野放必須視個案評估決定,每一個個體的情況都不一樣,野放訓練也多少存在逃脫的風險,是否再度攜回必須考慮很多因素,包括個體狀況、環境、覓食能力等細緻的因素,無法一概而論。

國內進行圈養後逐步野放的研究人員屈指可數,國內相關經驗不足,每個物種差異性也很大。救傷收容人員常面對民眾質疑,既然野生動物在野外這麼危險,何不逐一捕捉進行人工圈養。但救傷收容的目的不能只考慮個體存活,用意在於族群數保全。一旦圈養,意味著野外數量減少,圈養20隻個體代表的不只是減少20隻原本可在野外繁殖的個體,對於族群數量原本稀少的物種,更有基因窄化的疑慮。

救傷收容人員表示,當野外族群數量緊繃,也站在動物權的立場,野放應列為選項。只是國內目前非常缺乏相關經驗,以至於野放過程不斷被人拿放大鏡檢視。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棲地保育,如果野外族群數能維持在安全穩定的數量,或許救傷收容的個體在野放環境不佳、技術不夠成熟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圈養。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