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吉哈拉艾美麗又脆弱 水泥工程慎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直擊】吉哈拉艾美麗又脆弱 水泥工程慎入

2013年03月13日
本報2013年3月13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花蓮縣縱谷最南端的富里鄉豐南村,因人為破壞少,使得獨特地景得以保存,其中最大村落豐南村更以山谷中梯田、水圳,登錄為花蓮縣政府「吉哈拉艾」文化景觀。走一趟豐南村,體驗當地之美,也了解何以當工程遇到文化景觀,必須臣服。

美麗與壯闊的山田交響曲。

山壁上的水圳

吉哈拉艾是阿美語台東間爬岩鰍的意思,這在阿美族的命名是很獨特的例子,大多數阿美族部落都是取植物名。由吉哈拉艾這名字,就可體會到這裡有珍稀的野生物,除了爬岩鰍是台灣特有種保育類動物,還有異葉卷柏、萬年松、彎龍骨、金花石蒜(龍爪花)、太魯閣櫟等原生種岩壁植物,在外來種逐漸入侵縱谷之際,此處提供了原生種休兵喘息之處,難怪學者力倡以文化景觀保存。

豐南村位於花蓮縣富里鄉最南端,南界緊鄰台東縣池上鄉及東河鄉,通往東河或富里就是靠台23線。台23線6公里多處,切入一旁的產業道路就會通往村落,因為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邊坡防治工程,引導著一群學者專家來到此地現勘,沿途可見邊坡下方一處沿著山壁潺潺流動的泉水,乍看之下還以為是野溪,原來是1928年先人開鑿的石門圳,已與山崖融合,看不出人工的痕跡。

搭著高級鐵牛車遊水田

雅各的高鐵。3月初晴朗的天氣,眾人步行前往山谷中的水梯田。村中,村民雅各啟動鐵牛車,載著幾位遊客要到山上制高點看水梯田,他暱稱鐵牛車是「高鐵」,逗著一群人笑出來。要看水梯田,要先沿著山坡前進,往上陡升的道路,讓心、肺、肌膚都甦醒了,搭著「高鐵」的旅客則有另外一番感受,驚險刺激也同樣讓心肺活絡。

走訪盤據山坡一層又一層的水梯田,剛完成插秧的水稻苗,在田裡日曬進行光合作用,這裡農業以無毒有機耕種為主,不少農民是銀川米或慈心的契作農,來自山中的湧泉,源源不絕供應。猛一看還以為此處沒有福壽螺危害,其實是農民勤勞撿拾的結果,連有機資材都不用。

這段路的代價是開闊美麗,展現在眼前的梯田,細緻交錯在山谷間,四周被群山圍繞。田邊難能可貴沒有人為的廢棄物,自然樣貌更完整。剛好適合一個人走的田埂為水梯田鑲邊,走在田埂上,有如飄浮在空中,鑲嵌入景觀,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美麗景觀激發社區動力

豐南村水梯填乾淨美麗。去(2013)年5月,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由縣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範圍為鱉溪流域中最北邊之支流石厝溝溪流域,面積約1,040公頃。此處也是吉哈拉艾部落位址,地理上屬於鱉溪支流石厝溝溪流域,水梯田及水圳文化景觀全包含在內。中梯田面積約有15公頃,水圳有6條總長約4,100公尺。聚落中與水圳和梯田運作最相關之設籍住戶有23戶和其他地主5位。

被環山包圍的豐南村,也可看出盆地的地形,屬於高山盆地。

除了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文化景觀外,吉哈拉艾也獲選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台灣地景百選」中,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地質公園所談的地景,除了地質地形,人文歷史是並重的,強調的是人與地景的關係,包含人的活動在內,非僅止於一幅靜態的圖像。他認為豐南村居民的動力十分難得,他說到過台灣其他深具地景價值的社區,太多都是因為人的關係,意見兩極造成分裂,而無從保存。

7800萬防國賠

3月11日,居民、花蓮縣文化局、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以及關心小天祥邊坡工程的民眾都來聽工程說明。下午一點多,公路總局、林務局、關心小天祥邊坡工程的環保團體代表以及居民都聚集在村裡的跳舞場旁的停車場,一起聽公路總局說明邊坡工程的規劃現況。

台23線6K+900m到7K+600m之間,正是峽谷地形最美麗之處,然而只有前端劃入文化景觀內,後端5號橋同樣令專家讚嘆景觀獨特,卻屏除在範圍之外。如此一來竟落得命運大不同,迫於預算執行的壓力,公路總局似乎非施工不可,因此設計的4座明隧道,先從園區外的2座施工。

問到非施工不可的原因,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副處長廖吳章說,此處常有落石威脅,若不做邊坡防治,萬一傷及居民,居民會要求申請國賠。以民眾生命安全為王牌,如何顧及民眾安全又能維護當地景觀,讓學者專家傷透腦筋。不過進一步詢問,當地是否發生過落石傷人的事件,居民想了想,似乎曾發生落石傷人,目前只有皮肉傷,更沒有因此申請國賠的事件。

根據記者訪談,公路總局大多數國賠事件集中在第二養工處,也就是中部地區的中橫,或者是都市區域道路坑坑洞洞造成摔車,花蓮地區則以落石居多,但一個月最多一件。若是每個地區都要花大錢來預防國賠,結果可能如陳文山於稍後的會議所言,政府可能會破產。學者要求把地質資料以及當地基本資料做好,從根本解決問題,再來談需要花多少錢。

好山好水還要好安全

無名山洞融合在自然景觀之中。沿路兩座無名(未命名)山洞,造就當地獨特的美感。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劉美珍讚嘆之餘,忍不住詢問廖吳章,施作的工法有沒有可能讓隧道融入地景之中,廖吳章表示,只能打山洞,如此一來破壞更大。

道路的另一邊就是鱉溪主流,往溪谷看,有一大片的掛網掉落,掛網植生可說是另一種落石。養工處表示,落石的源頭可能在更高的山上,但山是歸林務局管,林務局負有國土保安的責任,刷坡要從更高處,但公路總局管不著。然而,邊坡工程的經費握在公路總局手上,不是林務局。

路旁的落石,看來令人心驚,不過居民說是把落石移動後集中的結果。當地居民都知道雨天會有落石的危險,發展出預防方式,他們最關心的是破壞景觀,讓剛萌芽的生態旅遊無疾而終。

居民雅各繼續帶著旅客體會豐南的好山好水,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必須證明預算執行的能力。這兩者之間如何折衝,居民決定以部落會議討論,讓部落好山好水之餘,還要好安全。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