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軍開發拉美自然資源 負評聲浪不斷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進軍開發拉美自然資源 負評聲浪不斷

拉美當局追逐利益背後的隱憂:環境代價、與北京不對等的貿易關係

2013年03月29日
本報2013年3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厄瓜多的熱帶雨林消失了,秘魯的一座山夷平了,巴西的熱帶草原已變成黃豆田,委內瑞拉重油帶的油田也正在開發中。這種種的環境退化現象,發生在拉丁美洲內相距千里之遙的各個國家,供應著各種不同的出口商品。而這些現象背後有個共同的原因:中國對拉美區域商品的需求水漲船高。

中國鋁業正在秘魯中部Morococha山區進行開發。(Martin Collazos攝)

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中國,已經加入歐洲、北美和東亞富裕國家高消費、高污染的行列。在全球僅剩的天然資源豐富的南美大陸上,進行一場作家克雷爾(Michael T Klare)所說的「剩餘資源爭奪戰」("a race of what's left")。

中國對拉丁美洲出口商品的渴求甚至超越了非洲。根據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教授Enrique Dussel Peters去年的研究,拉丁美洲已經成為中國境外直接投資最主要的市場,投資者多為大型國營公司像是中國鋁業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以原物料為最大宗投資標的。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已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債權國。2010年,中國放款拉丁美洲總額高達370億美元,比世界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和美國進出口銀行加起來還要多,大多數流向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和厄瓜多等主要商品出口國,用於採礦工程和交通基礎建設。

中國為拉丁美洲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2000年中國和拉美間的貿易總額僅約100億美元,2011年已攀升到2400億美元。儘管中國對拉美各國的挹注不一,仍幫助整體拉丁美洲避開重創已開發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危機,還有餘力執行紓解貧困政策,解決拉美貧富不均的社會問題。此外,中國的金援讓拉美的左派政府能有華爾街和華盛頓新自由主義以外的政治選擇。

一向難以踏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委內瑞拉和厄瓜多,已經接受來自中國的龐大資金挹注。現在阿根廷也躍躍欲試,希望能得到類似的金援。

然而有一得必有一失。拉美以保證長期商品出口作為中國金援的代價,意味著無可避免的資源開發,以及對自然環境和原住民社群的威脅。

「中國正在向全世界大舉採購自然資源。我們深受中國商品累積現象的影響。中國借錢給厄瓜多,厄瓜多政府則用未來的石油供給來還債。我們已經向中國承諾石油供給至2019年。」曾任厄瓜多能源部長的亞科斯塔(Alberto Acosta)過去曾抨擊葛雷亞(Rafael Correa)政府向中國借貸的政策。亞科斯塔指出,目前厄瓜多向中國的借款已經高達170億美元。

中國與拉美間的不對等貿易關係也引起各方質疑。儘管拉丁美洲的GDP數字有所成長,卻仍欠缺長遠發展的配套措施。雖然供應商因出口中國而受益,製造商卻抱怨廉價中國進口商品的傾銷讓他們失去競爭優勢。

巴西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希望藉由科學、科技和教育的合作以及大豆、鐵和石油的貿易改變巴西和中國的雙邊關係。從相關產業佔巴西整體GDP的比例逐漸增加,可看出巴西近年的經濟成長有去工業化的趨勢。

出口較少但有可觀內需市場的墨西哥,似乎亦曾私底下針對依賴中國的現象表示不滿。

根據維基解密的資料,墨西哥投資貿易局(ProMéxico)亞太協調人Neil Dávila曾在一封外交電報中表示「我們不願成為中國的下一個非洲,我國的發展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拉丁美洲的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等問題,其實早在哥倫布和達伽馬時代就開始了。中國國營企業也並未必比西方民營企業更無良(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因為污染厄瓜多熱帶雨林被求償190億美元),但是中國對拉美的開發,勢必將為這塊已經面臨環境危機的大陸再添威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