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美麗灣 圓桌論壇尋找東海岸永續願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要美麗灣 圓桌論壇尋找東海岸永續願景

2013年04月01日
本報2013年4月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雖然美麗灣業者放出7月開幕的消息,但環保團體在今年3月也陸續向環保署提出訴願與聲請,要求停止執行環評結論,更將再次走入行政法院。包括委任律師詹順貴非常有信心,相信此案將再次撤銷環評,較樂觀的人士更抱著「不只是會不會拆,而是何時拆、如何拆的問題」的期待。

但對杉原海岸南北的台東縣民,以及莿桐部落而言,在拒絕了美麗灣之後,如何憑藉自身的特色與智慧,不但能將生計重建、將已受傷的生態復育外,更從文化、生態、生計等方向,尋求出發展藍圖,不只「鮭魚返鄉」,更像當地本來就有的海龜一般,世代與環境共生?

為此,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展開了一系列的「後美麗灣大圓桌」討論,邀請學者與各方民眾重新想像東台灣的未來,如何提昇生計、文化的自主性,降低對都會區的經濟與政治依賴,來發展健康、永續性的在地生活,希望能在集思廣益下,為部落與生計主導下的杉原海岸獻策。

沒有美麗灣 自足自在的農牧生活

莿桐部落的林淑玲一家,在與美麗灣的長年抗爭之外,也早已發展出不需要美麗灣的農牧生活。他們不但放牧豬羊雞鴨鵝,也開始種植小米樹豆等幾乎遭到遺忘的民族作物。在不需抗爭的日子,林淑玲母女的一天從上山砍些餵羊用的構樹、血桐枝葉開始,接著用南瓜、米糠、木瓜、葉菜等有機食材餵養雞鴨鵝。這些食物新鮮、有機,總讓聽聞的人欽羨不已,也因此養出特別壯碩肥美的牲口。

林淑玲透露,不管是土地與食材都是親友間的分享,「地現在用不到、作物大豐收吃不完,就分享給別人,不要浪費了。」這便是阿美族的生活哲學,林淑玲笑稱,有時載著一卡車鮮美的南瓜、玉米等,有人誤會了想要買,「這也是別人送的,不是要賣錢的,我們就分給他們一些。」

近年他們也試著開始種起小米,雖然由於沒時間悉心照顧,導致雜草叢生,但卻驚喜的發現,居然這樣收穫更好,「大概是被雜草蓋住了小鳥看不到吧。」林淑玲笑說。比起稻米,其實小米更適合當地,然而當地人卻漸漸淡忘。老人家們原本在旁指指點點,但眼看著他們的嘗試,也漸漸想起之前對小米的記憶,紛紛跟他們要點種子,開始打算重新種植小米。

在每天充實忙碌的生活中,林淑玲也暫時忘卻對抗美麗灣的壓力,也更懂得珍惜所有,「其實我們的生活過得很充裕,只要家人能一起晚餐,就很滿足了。像阿媽,每天能有一瓶保力達喝,她就很開心。」林淑玲認為,其實部落生活處處都是資源,長久以來沒有美麗灣,部落依然有生存能力。然而目前部落卻在對政府補助等等的依賴心態下,反而一層一層的失去了本來的能力,導致目前認為美麗灣會是唯一的幫助。林淑玲擔憂,「當部落發現自己其實無法適應在美麗灣的工作時,資源卻都已被拿光,那時,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部落家園自足生計體系」支撐上端「國家經濟」、「國際貿易」

對此,中原大學景觀建築系兼任講師盧建銘分析,林淑玲一家所發展出的「部落家園自足生計體系」,正是以「社會網絡」的密切關係來尋求共生,與目前舉國全力追求的「累積資本」發展方式大不相同。盧建銘也提出金字塔模型,顯示下端的家園生計、部落生計才是支持最上端的「國家經濟」、「國際貿易」的力量,他強調,下半部分的「部落總體經濟」,課題應該著重在如何能自然更和諧的相處,不但很重要,且更值得多想像,「只重視上端才叫不理性」盧建銘提出如此的反省。

影像、紀錄片工作者李三沖,目前仍在八八風災明星災區嘉蘭蹲點生活,他亦提出觀察,公部門在當地企圖進行「產業重建」,舉辦各種工班,但其實仍屬於災難救助,3年後計畫結束後,本來就無產業的當地,並也沒有得到什麼累積。反觀當地自救會發展的生態觀光,善用自然資源、更推出舊部落尋訪等,看來更有發展前景。而他們也正在推動以玉米、小米等結合當地農作的麵包事業,李三沖認為,這也可能將是讓當地人繼續種小米的契機。

露營、生態旅遊,能比高級大飯店受歡迎

目前美麗灣所佔據的杉原灣,位於台東縣卑南鄉,前址原為杉原海水浴場,沙灘長約2公里,面積達8公頃,有珍貴的珊瑚礁生態,是東部海岸風景區的海岸生態教室。2008年時,台東大學在此嘗試推廣生態旅遊,但目前計畫已告終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助理教授陳永龍找出當年海水浴場的照片,大呼比現狀漂亮了一百倍,「真不懂幹嘛拆了,改蓋美麗灣?」

陳永龍出示照片,顯示當地本來規劃的露營場地,其實非常完善。陳永龍舉同樣供人作露營等休閒等活動的三峽皇后鎮為例,表示他們每年淨收入高達6千萬,陳永龍提醒,實在不該小看台灣的露營人口所帶來的商機。

陳永龍更舉出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蘇司貢農場的經驗,該農場主相當堅持自己的生活品質,不收沒預約的客人、也不提供餐點服務等等,不願去迎合、甚至想像遊客需要什麼服務與享受,然而他們善用資源、作出特色,向每個前往露營的一個人頭收250~300元,農場主人更透露,一個月只要開放6天,收入便以超過在都市辛苦打拼的孩子了。

陳永龍指出,這樣不依賴貨幣的自主生活,其實並不困難,重要的是記住「只要有土地可用就餓不死」的邏輯,並「將生命種在土地裡」,便能從「家園自足」與「部落分享」的模式找到愉快的生活方式。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