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種樹誌》 種林人的美麗與煩憂 | 環境資訊中心

《小村種樹誌》 種林人的美麗與煩憂

2013年08月11日
作者:謝雯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小村種樹誌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女孩子在花蓮新城鄉海邊擁有一塊廢耕的農地,不領休耕補助、不蓋民宿、也不賣給財團,而拿來種下一千六百棵樹,把小時候記憶中的森林種回來。《小村種樹誌》的書頁裡,劉維茵透過平凡樸質的筆調,告訴了我們這個不凡的故事。

海邊的土地向來遭受鹽害侵擾,維茵家裡的這塊農地,原本是濃密的樟樹林,日治時代成為壽工場的契作農場,改種製糖用的甘蔗。公地放領後,到了劉家人手上,這塊貧瘠又缺乏灌溉的砂質地種過地瓜、花生、玉米、番茄等雜作,後來有20年的時間委託他人耕作。

回到劉家手上,維茵獲得家人支持,要在這塊一公頃多的土地上平地造林。雖然一心想打造樸門食物森林的設計,然而依照農委會的《獎勵輔導造林辦法》規定辦事,一公頃土地要種上一千五百棵樹,植株間距有規定,樹種也有規定,農政單位還會派員來檢查存活率。

在這些條件之下,還是能找到相當大的變通性,維茵嘗試不使用化學農藥,以多元原生樹種穿插種植,後來還利用林內的不同植物製作手工皂,當作種樹的副產品。她將這片森林,經營成自己親情所繫的家族森林,而不單單只是農政單位的造林、減碳統計數據。

種樹最辛苦的莫過於頭幾年,樹苗還小的階段。而且偏偏又地處颱風頻仍的花蓮海濱,造林第一年就遇到強颱龍王從秀林登陸,五百株樹木伏倒,只好補植。此外,兩個月割草一次、幫弱小的植株進補、每逢暴雨或久旱須補植、「著蟲」時要找尋無毒的偏方,千頭萬緒的農務並不若外界想的浪漫,但這也是學習的過程。她寫著,「未種樹前很少翻閱農民曆,如果翻讀,也是想貼近依節氣過生活的風潮,學人做做文雅事。背負一大片樹林的命運後,何止農民曆,雨水累積圖表也得試著研讀」。

在書中,維茵不吝於分享她在這幾年來習得的農業知識、與地域文化,尤其在這個原漢交界的農村,有許多在地的傳統農業智慧,她更加上親身見聞,與點到為止的專業知識考據。書本雖輕薄,內涵竟十分豐厚。

書本的最後,放了七年來每一年度的森林照片。第一、二年,苗木排列整齊的還像一般的農地;到了第六、七年,已成為多層次且種類繁多的林相,不僅止當初種下的造林樹種,底層植物更是生意盎然,一付野生的況味。造林人的退位,「由土地與動植物經營他們需要的生活環境」,才能脫胎成為真正的森林。

硬議題,還是有的。書裡面提到193縣道拓寬後,已經讓這個村子承受困擾,將來又要來個蘇花國道,隨侍在側的則是土地變賣、雜林清伐;七星潭的BOT案也曾造成紛擾,幾十年來好不容易維持的海岸保安林,可能轉手給財團蓋度假飯店,這讓鄉親們無法理解。

無奈,這也是事實狀況,當政府一手補助平地造林,宣耀多少減碳成果的同時,許多林地卻正在他們的會議桌上,被視為無用之地而即將清除。台北市即將舉辦的世大運,挑上林口一片自然林地蓋選手村;淡海新市鎮二期開發案,主管機關竟打算徵收後,將整塊鄉野連同林地全數推平整地,只是為了「儲備土地」作為未來還不確定的開發之用。台中市更硬是在大肚山上,砍伐自然生長的次生林,作為市府的樹林銀行;最近大肚山又有一塊林地遭除草劑毒害,只為了在此「造林」。

圖:淡海新市鎮二期開發打算把徵收地推平整地,其中包括許多畫面前方這種野生林地。(取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翻著《小村種樹誌》的時候,不自主憂心著台灣各地樹林的未來。帳面上的造林成果數字,無法擔保林地的健康,更無法反映出樹木保育遇到的困境。而平地造林政策已在 2013 年暫停申請新案,改而推動短期經濟林,可見農委會也在調整自己的策略。假使要繼續把樹種回福爾摩沙,請樹神公回來,至少該先要有個重視樹木保護的政府與社會才是,不要再繼續拜地價公了。

※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