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非核家園」 歌手巴奈50場反核巡迴開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給孩子們,非核家園」 歌手巴奈50場反核巡迴開唱

2013年09月03日
本報2013年9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長期支持社會運動並守護台東的原住民歌手巴奈庫穗近日宣佈,將在9月到11月之間,一連舉辦50場「給孩子們,非核家園」演出。演出地點將在全台的咖啡店、獨立書店、小型展演空間等進行巡迴,消息一出引起各界關注,粉絲團甫成立不到24小時,便吸引了5000多人按讚,期待詳細的場次表。

此巡迴演出由9月5日(星期四)晚間台北的「河岸留言」場開跑,足跡遍佈全台各地,其中又以台北、台南、花蓮、台中最為踴躍、場次最多。

「給孩子們 非核家園」推廣反核四 更支援台東反核廢

「唱 大聲唱 大聲唱 非核家園 唱 大聲唱 大聲唱 非核家園
撐 一片天 我們要 非核家園
撐 一個希望 給孩子們 非核家園 給孩子們 非核家園」

〈非核家園〉一曲誕生於今年309反核遊行之前,在沒有經費的狀況下,為了宣傳大遊行,巴奈與一群孩童合唱拍攝了一支小短片,經由網路的傳播,催出了3000多人參與當時的台東場,幾乎是前年430的兩倍人數。歌詞相當簡單,寥寥數字道盡了「給孩子們 非核家園」的心願,巴奈解釋,原曲其實來自另外一首歌〈這兩個字〉。

「這兩個字,就是尊嚴」,〈這兩個字〉寫於巴奈與那布年初回古部落尋根的行程後,歌聲中充滿感嘆。

「我卑微地,卑微地,活著。我卑微地,卑微地,幻想。
撐,一片天;撐,一個夢。爭,一個希望;爭,一個尊嚴。
這兩個字,這兩個字……」

眼看原住民部落土地遭掠奪,巴奈藉由此歌,強調對土地正義與安全的希望與爭取。

「我們台東的動能其實真的很小」巴奈感嘆,在沒有經費,沒有太多人手協助下,把〈這兩個字〉改編成了〈非核家園〉,並找了一群都蘭當地小朋友合唱,做成宣傳影片,雖然克難,但也激起了一番「台東Style」的公民行動。

除了不在全國性的核四續建爭議中缺席,台東更面臨核廢的威脅。台東人用最少的電,蘭嶼甚至從未用過核電,但蘭嶼、達仁等原鄉,卻在國家暴力下不得不承受核廢料。在這個不符合正義的狀況中,但巴奈觀察到,還是不少台東人對核能議題陌生,或是感到「遙遠」,在缺乏資訊、公民行動動能較弱的狀況下,不少老人家連「核廢料」三個字都不太會唸。「這的確從來不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要老人家怎麼想像?」將來又該怎麼參與目前不明的核廢料公投,於是巴奈與當地推動反核的人士,希望能聘請專人在地方上與居民進行溝通,激起更多討論。

「雖然我們幾個都很窮,但要湊出一個人的薪水也不是那麼難,可是我們是不是能做些什麼讓更多人參與?」於是這樣的巡迴演出計畫漸漸形成。巴奈表示,計畫推動的過程中,核四公投的消息也開始傳出,成為她同樣重視的事情,巴奈認為,如果核四公投勢在必行,那麼就得催出更多人相約當天去投票。於是,巴奈與那布將帶來演出,和全台灣的民眾面對面聊反核,而門票所得則可以支援台東阻擋核廢料的工作。

溫柔力量集結 多方參與同成巨大作品

「關於核能議題,我們不只要理性看待,而且,如果我的歌聲能感動他,讓他找到生命之中值得珍惜的東西,那麼看法就會有所改變!」巴奈的歌聲總能感動人心,也因此早已享譽國際,但這一系列的巡迴演出不但將唱滿90分鐘,票價更全台統一一律只要150元,而且巴奈堅持,只在獨立藝文空間、小書店、咖啡店等小型場地演出,而拒絕了大舞台。「我想要看到觀眾,我們是要聊反核、要對話的,當然需要面對面。」巴奈強調,這樣的演出將建立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她認為,在演出者、觀眾、提供場地的店家三者都很認真看待的狀況下,共同完成這50場的巡迴,成為一個「作品」。

「媽媽不就是全世界最強的生物嗎?巴奈就是這樣的人,她只是個溫柔的媽媽。」協助巴奈進行此巡迴計畫的小孟感嘆,巴奈可以讓冰冷的核電爭議「溫柔化」,將訊息傳給對抗爭冷漠的一般民眾。

曾經在獨立樂壇工作,與巴奈相識已久,小孟找了女巫店的老同事手繪海報、寫場次表,拉了國中同學贊助,做出令人驚艷的海報,更多的行政與聯絡,也是如此達成。「因為有多方的參與,沒有錢的我們也能夠巡迴,這是眾人的幫助與好意所集合而成的。」小孟除了利用原有的人脈,尋找一場一場的演出空間,更在聯絡各方中感受到溫暖與認真。

「嘉義洪雅的國信哥、南投的阿文哥、漢中哥、台中的forro咖啡、楓樹13...」細數著這些貴人,小孟表示,不但有些完全不認識的人,只因在電話那頭聽到這個計畫便決定傾力幫助。提供場地的店家更散發「十足的熱情」與「瘋狂的期待」,這些店家不斷提出新想法,希望能有所協助,也讓每個場次的演出都將有所不同,保證「場場有驚喜」小孟這麼說,「請相信我們會好好保護你們的熱情與150元」。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