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溼地也應重視經營管理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人工溼地也應重視經營管理

2006年06月10日
作者:楊懿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新海橋人工溼地(圖片提供:我們的島)近幾年在環保署的補助之下,許多地方在河流附近闢建人工溼地,企圖利用水生植物淨化水質,改善河川污染的情況。但各地人工溼地的成效不一,例如在93年4月花費五百萬元闢建的台南市竹溪人工溼地,2年之後,因管理不善,雜草叢生,成為當地居民口中的「蚊蠅培養槽」,最後台南市政府決定剷除。

當然成功的案例也有,例如處理嘉義荷苞嶼大排污水的人工溼地,淨水效果極佳,但魚太多時,水生植物會減少,所以需要撈捕與重新植栽,才能維持功能。由這些案例我們看到,若要人工溼地維持淨水的功能,需要投入相當大的金錢與人力,如果任其發展,往往走向和和人們預期不同的路。

以上案例並非個案,檢視國內許多人工溼地,經常是在對生態系統不夠瞭解的情況下,貿然開挖,風險當然很大。甚至以景觀設計角度,設置許多人工設施,或引進外來種生物,造成環境的破壞。有些人工溼地設計雖然考量生態因素,保持近自然狀態,卻缺乏後續管理計畫,最後因自然演替逐漸形成陸地。

而要改善這種不確定性的問題,人工溼地在規劃的時候,就必須考量生態復育原則,而非單純淨化水質功能。所謂生態復育,主要是復育長久被人類活動所干擾的生態系統,而其目標,是以自然再生為基礎,建立一自我維持正常生態過程的系統。由於生態系統非常的複雜,因此復育計畫需要各類人士的參與,包括科學家、行政人員、社區民眾等,並在規劃之初,就要考量復育之後的監測與管理。

一個成功的人工溼地,不僅能淨化水質,也提供許多生物的棲息環境和食物的來源。希望環保署不僅補助開闢人工溼地,也要持續補助後續的經營管理,尤其應該鼓勵社區認養。讓溼地不再是人們眼中的蚊蟲滋生的瘴癘之地,而是充滿野趣的富饒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