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瓶蓋工廠拆不拆? 文資審議 :部分保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南港瓶蓋工廠拆不拆? 文資審議 :部分保留

2013年11月12日
本報2013年11月1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遭遇都市更新而即將拆除的南港瓶蓋工廠,雖然在10月初取得暫訂古蹟的身份,但能否真正留下,讓當代的創意注入這蘊藏軍事與工業史的文化遺跡?11日在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53次會議中進行討論,委員會認為部分廠區具保留價值,將再評估辦公廳、倉庫等日治時期建築是否保留。

獲准進場發言的民眾在北市府正式公告之前便表示,會議中文資委員以「這間房子是不是日治時期的?」等將討論導向個別建物,恐怕將落入只保單獨建物的點狀保留狀況。

關心此案的當地居民與前往聲援的青年們,手牽著手在場外以身體排成瓶蓋的圖案,期待著全區保留的好結果。雖然瓶蓋工廠在民眾的搶救下,在10月取得暫定古蹟身份,但若此次的文資審查決議不保留,土地開發總隊就會開始發包拆除。號召搶救行動的當地居民林怡君表示,申請進入辦理文化活動、展覽與拍片的日期只到11月底,12月之後的檔期目前都無法登記,因此讓他們相當擔憂。

民眾將文化局長劉維公的言論印出,希望他守諾遭劃進南港第三期市地重劃範圍內,鄰近三鐵共構計畫。南港瓶蓋工廠位於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雖然對面就是大賣場,但在2004年停產之後漸遭到遺忘,許多當地居民一度對其「視而不見」並不清楚裡面是什麼。其實南港瓶蓋工廠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之民營「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所屬工廠,當時主力生產製作軍艦所需的碳化板,並利用剩餘資材製作瓶蓋中的軟木墊,至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接管並改名為「木栓工廠」,1958年再度更名「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瓶蓋工廠」,直到2004年結束營運。

南港瓶蓋工廠除了在當時提供不少就業機會,其與萬華台北製糖所、台北酒廠、松山菸廠等同為依存縱貫線鐵道而存在的產業遺跡,在軍事史與台北產業發展的歷史上,都有其代表性。日本社區營造大師西村幸夫亦相當肯定,認為台北的鐵道沿線產業,足以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冊中。

瓶蓋工廠內目前擁有約300株老樹,成為寬40至70公尺的綠帶,除了可幫助台北市對抗熱島效應,也成為鳥類在基隆河沿岸的生態跳島之一。長期關注地方生態的紀錄片工作者蕭啟仁表示,該地可以看到藍鵲、白頭翁、大冠鷲、大白鷺等鳥類,該地的埤塘可供鳥類往返202兵工廠與三重新莊濕地之間棲息。

在陸續有國內外街頭藝術家前往創作的累積下,目前處處可見塗鴉與裝置藝術,除了在2010年獲選為「臺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推動計畫當中的基地URS13,藝文展覽、音樂季等活動都在該地舉行,更甚至有包含五月天怪獸主演的電影《愛上9號球》、MV、偶像劇等上百部影片曾在此取景,可說是因藝術與創意而活化起來。在台北市申請「設計之都」的形象短片中,也多次露臉。但諷刺的是,卻將因為「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的計畫,而遭遇都市更新而將遭拆除。

年輕人看台北:保留文化、自然生成的創意才是設計之都

闕巧涵當地居民闕巧涵曾經向周遭鄰居調查,得知民意是期待瓶蓋工廠能有所活化,但是否只有做商業開發一途?闕巧涵指出,南港一心想成為下一個信義區的同時,應該想想信義區至少保留了四四南村與松山菸廠。

參與搶救瓶蓋工廠的民眾中,年輕的面孔不少。從事翻譯工作的Rita表示,自己喜好街頭藝術甚至會為此出國尋訪。但卻是在今年六、七月間才從外國友人口中得知台灣有個塗鴉界的著名場所。當Rita趕到南港瓶蓋工廠時,只見大量的塗鴉覆蓋在整排廠房的內外,不乏相當巨幅的作品「甚至兩三層樓的外牆上都是,我真不知道他們怎麼辦到的。」Rita表示,大量國內外知名塗鴉客的作品,在那裡都可以看到,「他們聚集在那裡,互相欣賞、互相較勁,當然也會合作,所以每次走進去,都會看到又有不同,這些作品一直都在變動,一直有新的活力注入。」

「我認為,這裡的歷史比華山、松菸都來的更有意義。」兩年前曾跟著老師在瓶蓋工廠作計畫,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系學生陳以洛、方立安與陳玟卉至今持續關注此地,抱著一絲希望希望瓶蓋工廠能獲得全區保存。但對於「設計之都」的口號,學生感到政策仍相當模糊,「除了發補助,我沒有看到有什麼實際幫助。」方立安認為這樣的文創,其實也只是追求馬上能賺到錢,並不是真的文化。

年輕人手相牽排出瓶蓋圖案

「我覺得文化跟大樓相比,真的對居民好的應該是文化。」在台北成長,這些20歲的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見的台北是不斷的拆除,每個熱鬧的地區面貌卻日漸相似,「到處都有星巴克,這樣超奇怪的。」「我們在課本上學了中國五六千年的歷史,卻對自己活的地方都不瞭解,而像瓶蓋工廠,現在還可以親眼看到的,卻又不能繼續存在了。」方立安指出。

陳玟卉家在三重,對於家鄉的人一心嚮往台北市,而對於豆干厝、眷村等歷史選擇忽視,想趕快用新的大樓掩蓋負面資產的狀況,覺得跟南港急於擺脫曾經是個工業區的歷史有某種相似之處,而有些感慨。

自身有組樂團的陳以洛對於所謂「流行音樂中心」的政策大表不滿,直罵「腦袋有問題」,指出包括地下社會、pipe水管等小型展演空間陸續被迫收攤,但這些才是培養觀眾與樂團的搖籃,而不是超大型的演出場地。因此流行音樂中心對於尚在起步的獨立樂團根本沒有助益,「有幾個團可以馬上去小巨蛋唱?」陳以洛認為,與其「打造」一個豪華的宮殿,卻讓音樂人像關在籠子裡,不如著手營造對小型展演空間更友善的環境,讓音樂與創意自然蓬勃產生。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