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氣候難民 | 環境資訊中心
環球360°

亞洲氣候難民

2013年11月21日
作者:Crispin Maslog(亞洲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顧問、退休記者)

隨著乾旱、洪澇災害日趨頻繁,太平洋島國面臨全體移民的威脅,他們呼籲世界主要碳排放國迅速採取減排行動。

氣候變化若無法減緩,菲律賓等國則急需各方幫助以適應氣候變化。圖片來源:Nove foto da Firenze

上個月,第4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在馬紹爾群島的首都馬朱羅召開,13個太平洋島國的領導人在此會晤,呼籲經濟大國減少碳排放,以免他們成為世界首批氣候難民。會議得到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的支持。會議舉辦地馬紹爾群島最高點的海拔僅為3公尺。

會議通過了《馬朱羅宣言》,表示該區域將力爭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引領者,同時號召世界各國參與行動,做出明確的減排承諾。

宣言還呼籲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美國等碳排放大國加緊採取行動,減緩全球變暖。

太平洋島國論壇輪值主席、馬紹爾群島總統克里斯多弗·洛亞克說:「坐等2015年的新協議是不夠的。要在2020年前加快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這一點非常重要。」

洛亞克總統急切地呼籲各國迅速採取行動完全在情理 ​​之中。氣候變化引發的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龍捲風、洪水、風暴潮、乾旱、珊瑚礁退化等無一不威脅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大量的太平洋島國則首當其衝。

今年5月,馬紹爾北部環礁爆發多年不遇的旱災,居民面臨飲水和食物供應不足的問題。7月,風暴潮沖毀馬朱羅周圍的防波堤,淹沒了首都。

另一個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其兩座島嶼已沒入海中。2005年初,其他幾座島嶼也在一次大潮中被淹沒,海水沖毀農田、房屋和醫院,侵入水井。

拯救島國

多數太平洋島國論壇成員國的平均海拔為2公尺左右。對其中面積最小、最易受到影響的國家來說,第一道防線是減弱氣候變化的影響。

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呼籲新一輪的氣候變化應對行動,不僅要做出承諾,更要付諸行動。他們希望各國列出具體目標和行動計劃。

他們援引世界銀行的報告《降低熱度》,指出如果再不採取行動,即使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本世紀末溫度也會升高4℃。

如果氣溫上升達到4℃,海平面將升高50公分到1公尺,諸多島嶼會因此缺乏淡水;珊瑚生態系統面臨滅絕,海拔較低的環礁則會被淹沒。

然而,各國若能迅速採取行動減少碳排放,我們可能還有機會避免最糟糕的結果。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能的應用可以抑制海平面升高,但這也不能保證全球氣溫轉而降低。面臨威脅的島國還是要做好準備適應氣候變化。

幫助脆弱的太平洋島國增強適應能力、應對全球變暖需要巨額資金。2012年,世界銀行為太平洋島國提供80億美元,援助他們應對全球變暖。

在位於南太平洋的薩摩亞,世界銀行正開發可應對氣候變化的交通設施,並幫助沿海區域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在太平洋西南部的島國瓦努阿圖,世界銀行和歐盟為當地農民提供培訓,引進適應多種氣候的牲畜和農作物,實施災難風險管理計劃。其首都維拉港已建起海嘯預警系統,盧甘維爾市則在完善災難響應系統。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幫助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提高了20%的淡水供應量。與此同時,為了保護海岸線,他們還建造防波堤、種植了37000多棵紅樹。

世界銀行主管東亞太平洋地區的副行長阿克塞爾·馮·托森伯格說:「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保證太平洋沿岸地區的孩子長大後,依然能生活在父輩居住的土地上。」

最後一道防線

然而,如果控制全球變暖、應對其災難後果的努力均宣告失敗,最後的選擇將是撤離。基里巴斯已為此做好了準備。

去年SciDev.Net報導稱,基里巴斯內閣因擔心氣候變化導致整個群島被淹沒而通過了一項計劃,即在斐濟的主要島嶼維提島上購買近6000英畝土地,必要時,基里巴斯10.3萬人口將部分或全部遷往該島。

其他太平洋島國的領導人對此則依然保持不同程度的抗拒,現在還沒有人願意考慮這個方案。

馬紹爾總統事務部長托尼·德·布魯姆說:「如果我們不得不全體遷徙,我們就得想一想,誰應該為我們的祖國、文化和傳統遭遇的種種變故負責?」

這些話確實令人傷心。然而,這些小國可能遲早都要接受搬往高處的結局。科學和政治能做的也就這麼多。11世紀統治英格蘭的丹麥國王卡紐特不能命令海水退去,同樣,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也無法控制氣候變化或是阻止太平洋上漲。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