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房】「只要有問題就切掉」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癌症病房】「只要有問題就切掉」

1983年09月30日
作者:楊憲宏

幾年前,臺大一位皮膚科醫師,把自己腳底下一顆與生俱來的痣切掉,理由是:「我不知道這顆痣有沒有改變,而且它長在受刺激、受壓力大的地方。」在人的身體上,「受激受壓區」包括手掌、腳掌、肛門、生殖器。

隔了沒多久,臺北市一家公立醫院的外科醫師為右上腹有一顆痣而苦惱,因為他每次為別人手術時、這顆痣會頂到手術臺邊緣。同事勸他索性割掉,切了後,順便作了次病理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那顆痣竟是俗稱皮膚癌的「黑色素瘤」。他馬上接受第二次手術,把痣附近的大片皮肉都切除。最近,他察覺他的右腋窩淋巴腺腫起來了,顯然是癌細胞轉移造成的;現在他正接受化學抗癌療法。

由於有這樣的印象,最近一位年輕醫師發現自己腹上有顆「不知道過去有沒有」的痣後,皮膚科醫師立即建議「切下來看看」,結果是「非常早期」,極難判定的「黑色素瘤」。

經常與皮膚科醫師有來往的人,最近很容易感覺到他們的改變──他們經常建議他們的朋友:那顆痣要切,那顆痣可能「不好」,即使他們發場判定「沒問題」的痣也不保險:「要繼續觀察,只要發現有一點點變化,趕快找我。」

中華民國皮膚科醫學會總幹事林瑞宜醫師承認,對於「黑色素瘤」的診斷,過去與現在在觀念上的確有些改變。2年前,他從日本方面獲得一本日本癌症研究單位出版的「黑色素瘤」的彩色圖譜,許多上面編列的皮膚照片,他自己問自己,看見這樣的「痣」會想到是「黑色素瘤嗎?」結果有相當數目他認為是正常的病的圖片,卻是黑色素瘤。

過去,皮膚科醫師在診治病人時,主要是依病人的陳訴:「這顆痣有變化。」變化包括變大、變色、流血、潰瘍,來決定要不要切除,或做顯微鏡病理切片檢查。

最近,許多皮膚科醫師已改成主動問病人:「你確不確定這顆痣沒有變化?」如果病人無法確定,皮膚科醫師便建議切除。

這已與美國皮膚科醫師診斷「黑色素瘤」所持的態度非常接近,他們所強調的原則是:「When it doubt,Cut it out.」只要有問題,就切掉。

在臺灣地區,大約每100個死於癌症的病人中,只有一個是「黑色素瘤」,但這種癌卻很受醫師與公共衛生學者重視,因為黑色素瘤是極少數被認為能「很早期便發現」的癌,不像長在肺、肝、腎、大腸、腦等內部器官的癌,難以在早期就診斷出來。


黑色素瘤長在皮膚上,誰都看得見,因此容易早期發現。但是這種癌卻極端惡性;一般而言,如果「黑色素瘤」未能在早期偵測出來,患者很少能拖過2年。

過去黑色素瘤一直被認為是白種人的「專利」。由於白種人皮膚上的色素少,對陽光內的紫外線「抵抗力」較差,容易因此產生癌變。陽光內的紫外線已證實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皮膚經常受到磨擦、刺激、受壓或化學侵害,也有可能導致黑色素瘤。

如今,黃種人患「黑色素瘤」的人也多了起來。日本已經發現這一點。

最近一年,國內皮膚科醫師也有這種感覺。病理學者葉曙,過去曾經統計過臺灣地區黑色素瘤的病人數目,結果在10年中只發現了46例。但最近一年,單在臺大醫院,就發現了7例。

林瑞宜醫師認為,統計上,許多流行病學上的偏差因素還無法估計出來,因此無法確知臺灣地區黑色素瘤病人是否真的增加了。

美國對「黑色素瘤」的研究曾指出,環境也是個致病因素,像放射線、核能比較密布的地方,化學工業比較集中的地方,黑色素瘤症人就比較多。臺灣地區最近幾年,有化學性及物理性傷害的工業都大幅增加,這種環境的改變值得注意。

最近幾所大醫院的皮膚科,要求「看看這顆痣有沒有問題」的病人開始增多,造成皮膚科門診的一大負擔。林瑞宜醫師說:「也許目前各醫院皮膚科的編制無法消化這麼多的病人,但只要從中找到一個早期病人,這種忙碌依然值得。」

身上有顆痣,只要待續觀察6個月,確定沒變化,邊緣清楚乾淨,顏色均勻,大致上就沒問題了。林瑞宜說:「早期偵知黑色素瘤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身體,看痣有沒有變化,只要是痣,不管新的還是舊的都要注意。」事實上,病人經常對自己的觀察沒有信心,最後還是要仰仗醫師。林瑞宜說:「無法確定沒有變化的痣,我認為就應該切除。」切去一顆痣,大概只要花費1000元左右,卻可換取長久的安心。

臺大醫院皮膚科醫師吳英俊與葉思伯都認為:「大部分黑色素瘤病人來求診時都已錯過早期診斷的時期。」如何教育病人自我檢查,是目前皮膚科醫師正在研究的課題。

原載民國72年9月30日聯合報第3版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