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港東村──工作假期篇】港東情恆久遠 社區媽媽動起來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閩南港東村──工作假期篇】港東情恆久遠 社區媽媽動起來

2014年05月11日
作者:陳亞婷、康上恩、葉貞沂、劉家妤、盧敬文

2013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主辦的「屏水相逢環境新聞編採營」,9月5日來到屏東縣崁頂鄉港東村。港東村為渡台先民來本鄉開發最早的聚落,清康熙年間的台灣輿圖即有「港東里」的地名,光復後以主要聚落新港東為名,是為港東村。傳聞早期東港溪常有水患,先民最初於東港溪西岸墾荒,一日大洪水沖毀家園,東港溪也改道了,後來居民於東岸的原地重建,稱為新港東。

為了讓學員感受最深厚的在地風情,在地團體「藍色東港溪協會」「森之地環境教育中心」凝聚了一群熱心的社區媽媽,不僅動手出力改善環境、也擔起導覽港東村生活的工作,從導覽到餐飲一手包辦,動員了整個社區,居民對地方的深厚情感。

社區媽媽示範削甘蔗的方式

港東村的生活與自然體驗,第一站是「森之地環境教育中心」,由藍色東港溪協會於1988年開始進行森林與生態的復育工作,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曾昭雄表示:「協會自八八水災之後,開始興起森林教育的想法。初期居民並不看好這塊森林的願景,但我覺得這是大家的土地,所以邀請對公共事務很熱心的社區媽媽,請她們擔任志工為遊客進行生態和生活的解說示範。」

學員在聽從社區媽媽講解工作內容後,紛紛撩起衣袖又砍又拔的,目的是清除強勢及外來物種,包括姑婆芋及小花蔓澤蘭,以及利用落葉堆疊出小動物的家。曾昭雄主任說明:「這片森林不是最原始的狀態,為了維持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我們必須進行部分的人為干擾,以平衡物種間的良性競爭。」

在動手做的過程中,還有一個特別的主題是「甘蔗」,甘蔗是早期居民的經濟作物,更頻繁應用於生活中,舉凡婚喪喜慶、食用糖份、蓋房(防水)及燒柴火等,曾主任特別安排學員學習種甘蔗外,自行拿刀砍下甘蔗食用,嚐到的滋味更是甘甜。

崁頂鄉公所課長鄧允德介紹先民智慧「竹仔厝」

結束自然環境的工作後,學員回到社區中心享用社區媽媽精心準備的午餐,緊接著是充滿歷史情調的社區導覽。同於台灣其他閩南鄉鎮的街景,加上早期常遭水患影響,港東村的生活與寺廟密不可分,宗教信仰為居民的精神依靠。透過社區媽媽及社區居民講解在地廟宇的歷史以及古建築,學員們增添許多對港東村的認識,尤其是居民分享自己親身經歷的神蹟時,更是令學員們嘖嘖稱奇。

在寺廟巡禮告一階段後,崁頂鄉公所課長鄧允德帶大家來到位於羅家古厝旁的舊建築,這是由先民智慧利用竹子組成的房屋,早期居民住在「竹仔厝」,每逢颱風豪雨來臨時,屋主總會吆喝左鄰右舍共同將屋殼搬到安全的地方,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搬厝」!

而後,學員們進入已存在80年的羅家古厝,由課長與古厝主人羅老太太介紹這棟建於昭和8年間(1933年)的古厝,為當時崁頂大地主羅才的三子──羅縣、羅府、羅全三兄弟共同建造,典型的閩洋融和建築,外埕庭院寬廣,作為曝曬稻穀農產之用,為早期民居的共同特色。而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乃是正廳、左右次間及簷牆上各式繁複的洗石子裝飾,以及至今排水良好的石柱。聽著羅老太太講述古厝的歷史,看著這棟維護良好的傳統建築時,彷彿走進了時間廊道來到羅氏家族的輝煌過往。

羅家古厝的羅老太太看著古厝

當學員們離開羅家古厝時,羅老太太站在大門前跟大家揮揮手,時間的流逝未曾明顯的在屋子上逗留,卻叫人試想居民世代的更迭。港東村如同台灣大城市外的鄉鎮般,在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都面臨青壯年人口流失、缺乏拉力的誘因等問題,然而存放在村民心中的映象與生活經驗,卻是在地文化最珍貴的寶物。藍色東港溪協會、森之地環境教育中心、港東社區發展協會聯合由自然到社會到文化,藉由居民的共同記憶,連結人與地方的情感,讓小鎮有了傳統與嶄新的風貌,讓更多人知道港東的美。

港東社區媽媽精心準備的菜餚

晚飯前,居民們用小貨車載著學員們參觀無毒農園「鮮綠無農藥蔬果」,學員們興奮得說像乘著遊樂設施上下晃動,這是居民習以為常的交通工具,對於別人來說認為有趣、專長的事,卻往往是擁有者最容易忽視的地方。相對於慣性農業的種植方式,無農藥農園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栽種與管理,農民羅春旺先生說:「為了吃的健康和愛護土地,我會繼續堅持。」

回到社區中心後,早已飢腸轆轆的學員們滿足著享用社區媽媽特意早起準備的美味料理,一天的港東行,社區媽媽不僅豐富學員們的知識,更填飽學員們的肚子。其中,讓學員們最念念不忘的佳餚就是「飯湯」,鄧羅麗花媽媽說起「飯湯」由來,早期農業社會,村民都一起下田工作,每當聞到「飯湯」的香味,所有的疲勞跟辛苦便會瞬間消散。聽完這個故事,學員們笑說,難怪「飯湯」這麼好吃,原來是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