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蓮到巴黎最近的距離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從花蓮到巴黎最近的距離

2014年04月02日
作者:林珮芸

喜歡藝術和旅行的奇女子──李瑋娟,來自普羅旺斯的自然派藝術家──Jean-Paul RICHON,兩人生命從何交疊?花蓮和普羅旺斯有何共通?從山上到海邊,從都市到鄉村,「自然」教會了兩人什麼?「遺世獨立」是否真能實現?

法國一景那燦爛的逝去(攝影:李瑋娟)

對旅行有獨特想法的李瑋娟 (圖:林珮芸)

「前前後後,算起來我們在台灣隱居的時間大約有9年。3年在山上,6年在海邊」坐在咖啡店接受訪問的瑋娟說。從月薪6萬的國際公司工程財務特助,是什麼樣的契機讓她願意放下高薪的工作和保障,毅然決定辭去工作,做一名接案的自由工作者。「是因為實在太喜歡藝術,因為過去5年在產業界工作太拼命,以致於健康受到影響,不得不停下工作,休息那兩年,我不斷思索如何可以轉換跑道,將來應該靠什麼養活自己」嬌小的李瑋娟有矯健的身手,過去講話速度超快的她,近年來也顯得較為從容自在。

從西門子集團退下的她,轉往表演藝術界同樣表現不俗,不論是承接官方活動或是非營利團體的案子,都以拼命三娘的態度完成,畢竟是自己選擇的道路。遇見Jean-Paul後,兩人交會出重大衝擊,Jean-Paul成長於幾乎是與世隔絕的普羅旺斯鄉下,習慣在無人干擾的地方創作;而奔波於接案的李瑋娟,卻是在都會中才有工作機會。2007年冬兩人決定移居到花蓮,選擇更為自然的花蓮縣豐濱鄉,在這裡Jean-Paul可以專心創作。

擅長玩弄燈光與氣氛的Jean-Paul,是國際級藝術家,曾經受邀多國駐村創作,因為石門風箏節而愛上台灣,選擇留在台灣。不同於台灣藝術家習慣單一媒材應用,Jean-Paul受到自然的啟發,偏好以自然的素材,藤、竹、紙漿來製作燈飾;不只如此,玻璃、鐵、壓克力、纖維等等的材質也能應用自如,他的作品常以「風」為題的風箏、風向標,或以「光」為題的燈與各形式的裝置藝術…等等。

住在花蓮港口部落6年期間,即使常在外地進行大型公共藝術創作,在家時Jean-Paul仍努力地將創意實現,融合在地的月桃葉、香蕉葉、竹子和竹葉等天然材質,創作出一盞盞美麗的燈。作品中挑戰壓克力的絢麗、Led燈的可塑性、天然手抄紙和竹枝的璞質,又或是鐵絲的抽象意象,展現創作本身的開放性與挑戰性格。

工作中的Jean Paul RICHON(圖:林珮芸)

因為Jean-Paul而有機會在法國旅居的李瑋娟說:「Jean-Paul的出生地, 濱海夏朗德省(Charente Maritime), 一個較少台灣人知曉的區域」,就是那樣的地方,無論是海邊還是鄉間,自然的美景都讓人覺得驚豔。

Jean-Paul將他在自然中獲得的靈感帶進都市生活,所以你會發現他的作品中充滿 『流瀉』的元素」,工作室名為Jardin du vent意思是「風之谷」。瑋娟因為partner的關係,開啟了她對於自然的觀察,從小在高雄長大,工作總是在城市間移動,直到在花蓮定居,在法國Charente Maritime生活後,才慢慢領會自然的美好與療癒。

辦活動和接專案維生是眼前的生存之道,近年來李瑋娟發展攝影的才能,開始拿著相機捕捉身邊的美景。習慣在鄉間生活的她,很快地發現無法適應都市的節奏。「我以前都不知道原來我們的環境這樣吵雜,消防車、救護車、人聲和垃圾車的聲音每天不停地轟炸我們。我真想拿一個測音器,看看這些噪音的分貝有多高」她說。《一平方英吋的寂靜》(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這本書,作者提出寧靜的定義,提醒我們尊重耳朵的權利。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用鳥語蛙鳴取代人為的聲音,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總是忙於工作的台灣人,也許早已失去對自然寧靜的鑑賞能力,「無所事事」、「慢活」令人充滿罪惡感。熱愛旅行的李瑋娟15年前就隻身到普羅旺斯,找到自然的美麗。下一個目標希望可以從事生態旅遊,以在地人的角色帶台灣人感受不同於一般觀光的Charente Maritime。走一趟海港、逛一輪露天市場、親手下廚、花長長的時間吃一頓飯,這對法國人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

原來,從花蓮到巴黎最短的距離,從你願意臣服「寧靜」開始。

法國一景  陽光,推開門後逝去的時光(攝影李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