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經濟示範區」重點產業之一「國際醫療」,排除醫療法規定,開放國外資本投資並擔任董事,而且可進用外籍(不含中國)醫事人員,國內醫師可在限定時數下到自經區看診。開放的醫療項目包括醫美、健檢、重症醫療、以及非緊急手術。
加上「前店後廠」的設計,未來自經區的重症病人將後送到國內醫療機構,國內本來每天就所剩不多的急症床位就會被占滿,而且可能多數是中國的幹部。而這些人可支付較多費用,也將占有醫療資源,未來台灣民眾的醫療權益可能受損。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中有關醫療部分主要在49到53條。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說明設立國際醫療主要目的,是發展國際健康產業,並帶動生技、製藥、醫材等產業。而產生的經濟效用可以挹注健保與部分醫事人員薪資。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則說,國內醫師長期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國外都在發展國際醫療,長期下來人才會流到薪資合理的地方,自經區至少可以把人才留下來。
在4月2日的公聽會中,多數推動醫美的醫師都對自經區表示歡迎。高雄市醫學美療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曹賜斌認為,國際醫療專區的重點是觀光、不是醫療,可藉由醫美服務,也帶動觀光收入。
自經區病人後送國內醫院 自費就醫將享有醫療優先權
但陽明大學公衛所教授黃嵩立則認為,一旦開放外國人開醫院,是開放國土讓外國人來賺錢,而且國內醫師可能變成次級醫師。而一旦醫療商品化,好的醫師都往高營利的地方靠,國內醫療會變成兩種情況:又好又貴、或便宜但不好。
也有醫師認為,重點是自經區內要開放什麼項目?如果只是醫美、健檢,搭配觀光與購物行程,對國內醫療的影響就不大。但現在開放的還包括心導管與一般定期性關節置換手術、部分換腎換肝移植手術,這些涉及的醫療就複雜多了。
而在「前店後廠」的設計中,未來自經區內的病人一旦有需要,一定會後送到台灣醫學中心就診。而會到自經區看診的多是國內大老級的醫師,這些人有好的人脈,而自經區的病人都是自費,可付出較高費用,會享有優先就醫權。如此一來,自經區與台灣醫療體系的聯通就會失控。
例如,國內三大非緊急手術,包括膝關節、髖關節、白內障手術,找知名的醫師等待時間相當久,還有醫師要等到兩年以上。而這些手術都是自經區開放的項目,未來一旦加入國外自費病人,這些知名醫師會如何選擇?
邱文達說,台灣目前執業醫生有42000人,初期自經區只設置1到2個專區,約只需要100位醫師,不會影響國人就醫權益。
包括台大醫師柯文哲等多位醫師已組成「成立反醫療商品化聯盟」,持續監督自經區條例進度。
※ 轉載自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http://shuchuan7.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