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勘紀錄疑遭曲解 台北刑務所遺址保存生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現勘紀錄疑遭曲解 台北刑務所遺址保存生變

2014年05月09日
本報2014年5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北市文化局於8日舉行第57次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其中由民間提報的「原台北刑務所申請全區為遺址保存案」也列為「報告案」。但民間從上次會議與現勘紀錄文件中,就感受到不安氣氛,因此會議開始前於場外疾呼「文資審議應回歸專業,莫讓全民背負撕毀台灣近代史罪名」。

會議中,民眾獲准進場報告,他們提出全區以遺址保存的主張與建物基座、下水道為清代城牆改建而成的新事證,引起委員們的高度興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研究員明確表達支持。但此案如何走向,仍待文化局展現態度。

民眾於文資審議會前,疾呼訴求,盼保留老台北的歷史記憶。攝影:賴品瑀。

台北刑務所  國際級反殖民、捍衛人權歷史場域

雖然華光社區已全數拆除,但民間仍持續搶救該處遺留的文化資產與老樹。文化局去年6月以保留部分文資回應,指定金華街紅磚浴場、浴場以東部分官舍為歷史建築,讓民間痛批「見樹不見林」,堅持應以「遺址」身份,保存「原台北刑務所全區」。

台北刑務所建造於1904年,是日本殖民時期全台最大的現代化監獄。包括羅福星、蔣渭水、賴和、林幼春、王敏川等2萬多名的受刑人在此落難與犧牲,從日治時期的日俄戰爭、討伐原住民戰役、苗栗事件、西來庵事件、治警事件、台共事件、美軍戰俘,到國民政府來台後的228事件與白色恐怖,不但是台灣重要的反殖民和人權事件場域,也可說是「國際級」的歷史場域。

長期關注台灣文史的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莊萬壽強調,歷史地位絕對甚於「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和「綠島人權文化園區」。蔣渭水後人蔣朝根表示此區是珍貴的負面教材,讓人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曾因228事件入獄其中的鐘逸人與長期關懷台灣史的作家李喬亦透過電話致意。

疑無視文資委員意見  民批文化局護航開發

台北台灣文資守護聯盟、全台刑務所文資關懷聯盟、台灣護樹聯盟等民間團體指出,今年4月10日文化局曾邀請文資委員進行現勘,出席的張崑振、薛琴與李乾朗雖為建築專業,但仍感受到台北刑務所的歷史、人權與文化的價值,紛紛提出「可增加保存部分,但宜以古蹟歷建考量保存,先予列冊;若有新發現應予以保存或另案處理,北官舍則可配合都市計畫的綠帶做適當規劃;排水溝和教習所遺構見證監獄配置紋理,建議未來開發時,可予以適度留存」等對刑務所保存的正面友善意見。

但民間卻在此次現勘的紀錄中發現,文化局將結論導向「初步認定本區不具遺址價值」,而避談了三位文資委員所認同的保存價值。

更讓他們氣憤的是,當年由受刑人親手以清代台北城的城牆石作為建材,除了做成圍牆等地上建築物,最近也發現連地下「下水道系統」也是台北城城牆所建。但文化局不但不積極進行調查與研究,卻自行做出「未來水井、下水道、水溝石材在開發時要做現場測繪和適度保存,其餘石材移置綠地公園內進行『活化』使用」的現勘結論。

1896至1903年間,受刑人在台北城牆前製造磚瓦,之後他們親手以磚瓦與台北城牆建造拘禁自己的台北刑務所與台北監獄。

因此他們質疑,文化局刻意如此嚴重扭曲和省略文資委員意見,是明顯意圖替中央開發護航,無視此地人權和歷史的價值意義,而且此舉有違職權。

除此之外,就算受列為指定古蹟的文化資產,文化局亦無積極管理與維護。長期關注華光社區的台大學生郁良溎指出,以南北圍牆為例,北牆已獲指定16年,但迄今未依《文資法第33條》做出「古蹟保存計畫」,告示牌更是直接釘入牆內,文化局身為主管機關已違反《文資法第94條》和《文資法第100條》。而南牆在去年指定為古蹟後,至今為止已遭刮傷、噴漆、鋼條鑿洞,但文化局同樣未依《文資法》,向法務部開罰。

文資毀損永難復原  要求中央立即停止拆除、開發  

民間疾呼,台北刑務所具有百年的有形和無形歷史文化價值,早已符合《文資法第3條》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的價值,才是國家級珍寶。如今行政院江宜樺力主開發、法務部也任由怪手破壞文資價值,而文化部長龍應台與郝市府卻選擇行政怠惰與不作為,公民將永遠不能原諒。

他們舉出兩點訴求,一、 依據《文資法第30條》,針對公民團體提出多元新事證,要求中央立即停止所有拆除和開發。並且依照《文資法第3條》,列冊追蹤、啟動研究調查,並公開透明審議,文資委員發言更應具名登載會議記錄,公開公正以示負責。二、 法務部應立即停工,文資保存計劃應先行實施。

依據《文資法第33條》,台北刑務所已認列的文資部分,應先提送古蹟保存計畫與管理維護計畫,未提送計畫審議前,法務部應立即停工,不容獨斷蠻橫拆除和開發,否則文化資產一旦遭受損毀,將無法復原,是全民損失。更要依據《文資法第94條和第100條》,開罰法務部。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