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專家及世界銀行資深行員組成的審查小組4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世界銀行鼓勵跨國伐木業進駐剛果,使當地雨林遭到嚴重破壞,並有上萬原住民生存飽受威脅。
2002年,長期蹂躪剛果的內戰終於結束,世界銀行向剛果政府建議,發展工業伐林可有效幫助經濟復甦。剛果因此重新制定森林法規,劃分區域以利伐木業蓬勃發展。
2005年,12個剛果矮人族(Pygmy)原住民聯合陳情,控訴世界銀行所資助的大規模伐木行動,已經對雨林造成了無法補救的傷害。
剛果擁有世界第2大面積的雨林,僅次於亞馬遜,不但儲存高達全球8%的總碳量,生物多樣性更是豐富,有4000萬人必須仰賴雨林提供生活及醫藥資源。
審查報告指出,儘管世界銀行承諾以保護環境、解救貧窮為宗旨,其這項政策卻對剛果的環境及社會造成巨大負面衝擊。
世界銀行不但已經讓伐木公司瓜分60萬平方公里的森林,並忽略雨林中25萬到60萬矮人族的生存權。審查小組深入矮人族部落進行訪談,得知世界銀行在大舉推動伐木業之前,並未先探查原住民的意見。
報告主要批評世界銀行提供4億5000萬美元的高額貸款,支持剛果的森林重整政策。小組發現,世界銀行當時估計伐木可能帶來的出口收益遠高於實際,這使剛果決定犧牲森林的永續利用與保育,實施森林重整,但最終受益者卻是跨國伐木公司,以及當地由外資控制的伐木業者。
這份報告的內容特別讓英國政府顏面無光,因其為世界銀行的發展夥伴與第3大資助者。英國當時為鼓勵世界銀行進駐剛果雨林,不但提供出口導向的工業伐木技術,還加碼5000萬英鎊幫助未來剛果盆地林業發展。
綠色和平組織非洲森林行動成員范普雷特(Staphan van Praet)表示,「世界銀行的森林政策應該要做大幅改變。工業伐林無法幫助紓解貧困,推動伐林只會損害環境功能,阻礙日後的經濟發展。」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