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生態城市 將是台灣創造國際競爭力的契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建構生態城市 將是台灣創造國際競爭力的契機

2007年08月22日
本報2007年8月22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倫敦近郊的BedZED生態社區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世界各國紛紛提出零碳排放的生態城市願景,大城市並展開結盟,擴大綠建築等綠色產業的市場基礎。國際專家建議,此時正是台灣跟進這股潮流,在未來永續發展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的時機,若錯過時機,等鄰近國家建立消費市場後,台灣將很難再進入。

英國「永續創新環境顧問公司」(Sustainable Innovation Lab,SILAB)近日應經建會之邀來台分享經驗,該公司總經理馬丁查德(Martin Charter)與研發經理鄭一青在演說中發表上述看法。

兩位專家在上週對經建官員的演說中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挑戰,各國政府不得不提出透過科技創新與政策引導,積極推動綠建築與生態城市的營造,希望透過綠色營建產業的發展,改變傳統的產業結構。

他們明確指出,近年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自然災害,已對人類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光是2007年以來,就已經影響到2億人的身家財產安全。而今年英國的洪災,也帶來的3000億台幣的財物損失,因此,世界先進國家均已針對氣候變遷進行國內經濟政策的重大變革。以英國為例,建立碳預算制度,並明定每人的碳排放額為10噸/年,未來更要降低為每人4噸/年;荷蘭計畫於2020年減少30%的碳排放;德國計畫於2020年減少40%的碳排放;紐西蘭則希望於2020年完全達成零碳排放(碳中立)的國家;而瑞典則提出於15年內達成完全不依賴石化原料的國家。

身兼台灣環境行動網理事的鄭一青也舉例說,英國倫敦實施針對傳統燃油車輛收取塞車稅以來,有效減少3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大幅改善塞車狀況,此外,更創造了乾淨能源科技的市場與發展。比如在倫敦一家名為綠蕃茄(Green Tomato)的租車公司,一律採用油電混和動力車等新能源車,雖然開店成本高,但因為客人租用後可節省塞車稅支出,結果大發利市,生意奇佳。這顯示利用政策工作導引產業轉型是可行的。

馬丁查德指出,在邁向低碳經濟的道路上,綠色營建產業可以扮演很好的引導角色,不但可以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同時可以促進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帶動台灣低碳經濟的起飛。

鄭一青表示,為了擴大綠色營建產業市場,全球政府部門、產業界與環境保育團體展開合作,在全球推廣生態城市與綠色營建,包括阿布達比的生態城、倫敦近郊的貝丁頓零耗能生態村(BedZED)等,而在葡萄牙里斯本以南,也有一項提供八千棟綠建築、住戶達三萬人規模的生態村計畫正在進行。

鄭一青表示,除了跨部門合作,城市間的合作也極為關鍵,例如今年5月於紐約舉辦的 C40 氣候高峰會(The C40 Cities–Large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就是城市結盟的例子。她指出,各城市利用政策引導產業轉型,再進一步結盟擴大市場利基,可有效降低綠色產業成本,提高利潤,吸引更多產業進入。

SILAB兩位專家更呼籲,台灣此時要加快腳步,師法各國在科技與政策上的創新作法,並由生態城市的建構與國際連結,帶動國內產業轉型,否則恐怕難以在未來這塊國際的新興綠色市場上佔有一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