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原民會戰功冊》發表 高呼「平埔族從未消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紀錄片《原民會戰功冊》發表 高呼「平埔族從未消失」

2014年08月06日
本報2014年8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8月1日為原住民日,今年適逢從「山胞」、「蕃仔」正名為「原住民」的20週年,但噶瑪蘭族紀錄片導演潘朝成(Bauki Angaw)選在最近巡迴發表新作《原民會戰功冊》。除了控訴政府刻意忽略平埔族,更藉著作品中西拉雅、噶瑪蘭、巴宰、噶哈巫等族人奮力維護文化與語言的身影,強調「我們還在,從未消失。」

14640397601_fd0969e4ce_o

語言、文化、認同皆存  然僅2平埔族獲承認

紀錄片導演潘朝成為噶瑪蘭族人,除了自身努力尋根,投身平埔族正名等原民權益爭取,也拍攝過《鳥踏石仔的噶瑪蘭》、《吉貝耍與平埔阿嬤》、《憂慮花蓮-鍾寶珠和她的後山歲月》、《我們為土地而戰》等原民相關作品。《原民會戰功冊》中,包含了其20多年來參與行動、會議甚至聯絡各族群部落的過程,佐以大量史料,片長兩個半小時相當扎實、精彩。

1990年代原住民意識抬頭,爭取權利也展開文化復興,平埔原住民族在風潮中,從 1993年開始要求正名。雖然1994年8月1日修憲,首次以「原住民」取代「山胞」,並將此日訂為原住民日,但20年來,大多數「平埔原住民族」卻未獲政府承認為台灣原住民族。目前獲承認的16族原住民中,僅有邵族與噶瑪蘭族為平埔族。

《原》片控訴政府無視所謂「平埔族」語言、文化與認同均存在的事實,至今仍不承認多數「平埔原住民族」為台灣原住民。對此,影片中多位原民會主委,皆曾說得慷慨激昂,表示要推動卻多在上任後開始拖延或表示難以執行,自相矛盾的態度,如同打了10年前的自己一巴掌。

不認同山胞、漢人身分  族系未詳是種珍貴表態 

回顧歷史,平埔原住民在日治時代稱為「熟蕃」,國民政府來台後最初為了選舉行政劃分而便宜行事,沿用日治時期的區分,強制所有「生蕃」、「高砂族」登記為「山胞」,但平埔族所屬的「平地山胞」則是採選擇性登記,且由於部分縣市的行政疏漏,使得許多平埔原住民族人未前往登記。

面對這樣的歷史錯誤,潘朝成特別指出,根據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所做的統計,當初國內有兩萬多人登記為「族系未詳」,且與平埔族的分佈圖不謀而合,他認為這是在不符「山胞」身份、卻也不認同自己為漢族的狀況下,唯一能做的表態。

潘朝成強調,在當時不但沒有原住民補償福利,且原住民普遍遭歧視與污名,能有這麼多人挺身,是更加可貴的事情,「誰說我們沒有族群認同?」

族人努力彌補文化斷層  嘆原民會態度消極  

潘朝成潘朝成表示,平埔族爭取正名最常遭遇到「漢化」、「消失」與「競爭原住民資源」等藉口,因此在影片中讓多族族人努力恢復祭典、公廨祭祀、使用族語的身影一一現身,不但有巴宰族耆老使用巴宰語參與祭祀、傳承歌謠;更有噶哈巫青年奮力用族語講完一整段話的紀錄。「祭典、上課,都還在講族語,誰說我們已經消失了?」

潘朝成表示,常有學者用平埔族多能說台語,來表示漢化深、甚至已消失。但反過來說,這樣曾被迫同化的經歷,除了是歷史的遺憾外,目前原住民使用國語、台灣人對「西化」也樂意且充滿嚮往,但仍維持著認同,「學習好的東西沒什麼不對,為何能因此就不承認平埔族?」潘朝成批判,原民會的態度對平埔族而言,是加重處分。

而片中噶哈巫族青年Bauke焦急擔憂的說著「我們已經那麼努力的保存文化了,政府為何就不能再幫點忙?」族人忙著搶救中斷了50年的文化斷層,光是要找回歌曲,就得花上10年。

片末潘朝成放上了卑南族卡地部部落歌手桑布伊參與西拉雅族吉貝耍夜祭演出的影像,桑布伊演唱「凱旋歌」時,表示這首歌在部落流傳,卻並非卑南族的歌曲,相傳是從「Sidadeya」,也就是西拉雅那裡學來的,因此他選在吉貝耍夜祭時獻唱,不但獻給將在祭典中與族人相聚的祖靈,也是把這首歌還給西拉雅族。象徵平埔族努力找回文化,但也期待更多友善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下一代!  傳承無可抹滅的名字與歷史

「原民會不過是工具、是棋子,別那麼在意。」參與首映會與談的師大地理系教授汪明輝(鄒族名Tibusungu ‘e Vayayana)表示,已正名與非正名原住民族沒有差別,「都站在同一陣線上,同樣面臨仍面臨強大的殖民文化,同樣處於極危險的處境」。

因此正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青年要有意識、講得出論述,盡可能靠近部落並使用族語。

潘朝成表示,一部片子當然不能改變什麼,但卻能成為一個引子,讓更多人理解這些尚未正名的平埔族群從未消失,且奮力不讓名字與歷史遭到抹去。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