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會昨(19)日舉辦李科永紀念圖書館第二場公聽會,由於文化局在7月19日召開的公聽會,參加民眾認為官方邀請的發言者一面倒支持市府立場,沒有讓反對的民眾充分表達意見和解決疑慮,紛紛向市議員連立堅陳情抗議,因而召開第二次公聽會。
然而第二次公聽會尚未召開,8月1日高雄發生氣爆意外,5日文化局卻在凌晨派大批警力進駐中央公園,讓包商進行斷根修剪作業,引發關心的市民和團體憤怒控訴文化局違法動工,昨日公聽會場面氣氛因此相當緊張。此外,高雄市圖書館館長施純福未出席與會,在場反對和支持的民眾一度因口角發生衝突,氣氛火爆。
包括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高雄市教師會、高雄市建築學會、台灣綠黨、台灣護樹聯盟和綠色協會、中央公園護樹護地聯盟,以及部份前金區里長都出席參加表達意見。儘管會議中主持人發出一張議題討論表,預計針對本案爭議的程序、選址和替代方案等進行討論,但與會民眾最想問的還是:為何李科永圖書館非得蓋在中央公園?
文化局談綠建築 選址尊重李科永引民憤
高雄市文化局主任秘書潘政儀針對前次公聽會的決議和修正方向進行報告表示,7月19日公聽會後因與會者認為原圖書館建築設計突兀,沒有綠建築概念,因此找了建築師進行修正,並強調建築體將以仿木的綠建築結構,增加爬藤、屋頂植栽的綠鋪面,讓圖書館全都是綠建築。
針對選址,潘政儀則說,李科永基金會與市圖在選址過程中花費2年時間,當初曾提出旗山、美濃、美術館園區等地,最終選在中央公園,應有基金會的決定。他表示市府考慮選址點的原因是使用效益,但也要尊重李科永的意願。
針對8月5日凌晨動工,潘政儀說,當天並非圖書館開工,而是進行移樹的前置作業,將樹木斷根修剪。他指出選在凌晨,是因為要趁樹木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時進行,對樹的負擔小,而工地目前是停工狀態。
綠色協會理事蔡幸娥表示,綠建築有其規範,不是貼仿木就是綠建築。本案的公民參與與決策充滿缺失,而且市府與文化局一直在幫李科永圓謊。從新聞紀錄可以看到,市圖一開始說是李科永要這個地方,後來改口說是站在使用效益上來看。她認為這些原因皆迫於民意而說的。
蔡幸娥說:「市民尊重李科永的捐獻,也請李科永尊重高雄的歷史感。中央公園目前的狀態不是憑空出現的,這樣2年的選址決策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市府對高雄市缺乏歷史感。」
有市民質疑市圖的使用效益說法,因為在當初市圖提出的建議地點,包括旗山、美濃、那瑪夏等地,甚至鳳山區,在人均圖書的擁有數是相當低的,有的甚至每人不到1本書。若要說使用效益,這些地方是否更需要圖書館?
都發局審議過程 未思考中央公園整體價值和規劃
對於都發局在都市設計審議過程中,未讓民眾和相關利益團體參與,也遭在場民眾質疑。民眾質問,都發局對中央公園的規劃為何?當初定義為森林公園,究竟李科永圖書館設在此地,是為了增進中央公園的哪種主題規劃,能讓市民更親近自然或利用這片森林公園?審議過程是否忽略了公園的整體規劃理念?
都發局代表說明,基於市政,當初選址尊重文化局決策,且本案在都市計畫多目標使用辦法上合乎規定。都市設計審議時是按照法定程序,雖未找綠色協會等單位參與,但法定程序已考慮社會參與的要件。
市民張世明表示,市府決策不透明,而本案在程序上出現問題時,是否要停下來,考慮另一個方向?他希望市府單位再與李科永基金會商談,且簽約內容與過程應公佈給議員了解,共同解決問題。
企業捐贈善意卻造成衝突 民眾盼李科永出面
高雄市建築學會張文智表示,全聯公司捐贈5,000萬診治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木,甚至請日本樹醫來救台東金城武樹。高雄為何要為了8,000萬,破壞原來的森林公園?他指出,綠建築有9大指標,最重要的就是生物多樣性,要尊重生命,才是人與自然的協調。「本來李科永是做善事,卻引起這麼多人反對,就不算做善事。」
針對選址過程疏失,會議中做成決議,在企業捐贈過程中,如果只考慮捐助人的意願是有盲點的;且送審過程中,對公園定位缺乏了解,未來也應加入對人均圖書的考量。過程中若可做其他考慮,就不會造成今天如此衝突,盼市府思索解決之道。
會中並針對各種替代方案和李科永捐贈建館費卻沒有捐書和維護費進行討論,並請議會邀請李科永基金會出面,希望透過溝通解決本案。最後會議決議送交議會,請市議員針對公聽會決議再跟文化局質詢後續處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