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大概很少人跟金城武一樣,連接受「冰桶挑戰」,都堅持要利用除濕機的回收水。但仔細算算,家裏可以回收的水,其實還不在少數,除濕機、濾水器產生的廢水,本就可再利用作澆灌使用,但連洗衣機、洗澡間的廢水,如果也能在沖到下水道前,妥善地被利用一到兩次,相信大家都能認同,這將會是節省地球資源的舉手之勞。
我家拿回收水沖廁所,大概已經有6年了。最近兩個月的水費,總計是新台幣351元,但扣掉水源保護區費用、管道費、下水道接管費,一家四口兩個月的實際用水費,其實只有45元、9度水,每天的人均用水量約38公升。
如果你的水費每期都是用轉帳代繳,或許對於用水量不太有概念,但根據水利署的統計,台灣人均的用水量是 383公升(註1),不但比鄰近的日本要多,也比聯合國建議的 250公升(註2) 高出許多。
每個人每天大概就是喝 2公升水,究竟台灣人其他380公升的水,是用在哪邊?
以我自己的生活為例,我大概從開始寫部落格時,就注意到我每上一次廁所,用水量就已超出我一天能喝進去的水。後來跟老婆回到她在香港的娘家,看到停水通知裏分有食用水與沖廁水,才了解原本香港為解決水源缺乏的問題,很早就以海水作為沖廁的選擇。
因此,一開始為了節省馬桶的用水,我選擇每次洗澡時,先站在一個塑膠桶裏淋浴,洗完澡再把水桶裏的水倒出來沖馬桶。我只要每用一次回收水沖馬桶,大概就能省下6公升的水量,如果是跟舊一點的馬桶相比,或許還可以省下12公升。
而站在塑膠桶裏淋浴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提醒自己已用了多少水,現在我每洗一次澡,大概會用到20公升的水,也比通常計算成人洗澡的標準值用水量60公升要少。
我家現在有四口人,用回收的洗澡水沖廁,大概只能減少一半按沖水鍵的次數。因此從5年前開始,我也回收洗衣機的廢水,用於沖馬桶使用。
我家號稱省水的滾筒式洗衣機,每洗一次衣服還是會用掉88公升,雖然比傳統直立式洗衣機滿水約200公升為少,但若一個星期洗兩次衣服,用水量仍然不少。於是我一開始先把洗衣機水管拉出來,洗衣服時就在洗衣機旁等廢水排出,依序裝滿4個水桶後,提到馬桶旁待用。
後來搬家之後,我就跟水電師父討論,可以如何更容易地回收洗衣水。最後決定把洗衣機整個架高,下面放一個橘色大水桶,裏面放一顆30P馬力的沉水馬達,連一個水管到馬桶的水箱。接下來只要馬桶水箱沒水,就會透過抽水馬達抽洗衣機回收水,也不用再次次自己提水,用電量一個月也僅增加一度電。
在充份利用洗澡水與洗衣水後,我家兩個月的用水度數,就再也沒有超過11度,用水費也就維持在4、50元左右。很難想像如果全台灣的民眾,都像我這樣充份利用回收水,也就是學理上所稱的「中水」或「灰水」,全台灣恐怕不只省下一座水庫,還有各大樓將水打上水塔的用電。
知名的水利工程專家、也是成大校長黃煌輝曾指出,台灣的飲用水之中,其實「飲」只佔5%,剩下95%都是在「用」(註3)。因此,如何讓「用」的水能不斷循環利用,「飲」的水能提升至生飲品質,也減少煮開水的能耗,或許值得社會形成共識來推動,即使這是一個短期內看不到政績,並在現行補貼的水電價格前題下,對民眾未必有感的政策,卻是未來旱澇頻仍的威脅下,全體公民得認真思考的未來問題。
不是每個男人,都可以和金城武一樣帥,但相信只要找節水減碳的善意,找出家中回收水的最佳利用方式,珍惜地球的心意將是一致的。
註 1 : 自來水供水系統供應每人每日生活供(配)用水量為383公升,請參考《民國101年生活用水量統計報告》。
註 2 : 轉引自經濟部水利署《合理水價說帖》:國際標準250公升
註 3 :《除非會渴死 成大校長黃煌煇勸學生別買礦泉水》28-Oct-2011 ETtoday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