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時序入秋,7名志工不畏東部依然高照的豔陽,在台東加母子灣和基翬替珊瑚礁做體檢,並展開淨海行動。
體檢報告1:活珊瑚健康普通 過漁情形嚴重
體檢結果顯示,兩處的活珊瑚(硬珊瑚和軟珊瑚)覆蓋度以加母子灣的61%為最優,屬於「優良」等級;基翬則為32-47%,屬「一般」等級。然而加母子灣也記錄到約11%的新死珊瑚覆蓋率。
指標性魚類部分,三條穿越線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為1.5-6隻/100㎡,其中以基翬8米的密度最高;加母子灣及基翬4米深度都記錄到笛鯛,但族群密度都小於0.5隻/100㎡;基翬兩個深度的穿越線都記錄到鸚哥魚,族群密度小於0.5/100㎡;基翬8米深度紀錄到石鱸,族群密度高達2.25隻/100㎡,基翬4米穿越線記錄到族群密度0.25隻/100㎡的裸胸鯙。
指標無脊椎動物方面,三條穿越線皆記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為0.75-2.75隻/100㎡,基翬2條穿越線都記錄到硨磲貝,族群密度僅有0.5隻/100㎡,且個體多偏小,長度大多不足10公分;基翬8米及4米穿越線還分別記錄到清潔蝦族,群密度0.25隻/100㎡及馬糞海膽0.75隻/100㎡。不論是指標魚類或指標無脊椎動物,三條穿越線的結果都顯示過漁。
體檢報告2:垃圾衝擊指數高 廢棄物滿布海底
在環境衝擊方面,加母子灣的漁網及一般垃圾衝擊指數為「輕度」等級,但基翬2條穿越線都屬「嚴重」。衣服、塑膠製品等隨鄰近河流帶下的家庭廢棄物,甚至還有鋁門窗、電纜線等滿佈海底,怵目驚心。尤其布料碎片被珊瑚纏繞住後,呈現大片白化及死亡景象。
志工發現,加母子灣水深一米處就可以看見珊瑚,直接生長在岸邊,許多新死珊瑚也疑似因岸邊沉積物的覆蓋而死亡。推測沉積物的來源可能來自公路上方的山坡崩塌,以及公路管理單位直接將崩塌物推到邊坡下所致;灣內的礫石海灘也發現不當的步道工程,步道已經被海水沖壞,毀損的建體淪為廢棄物。
潛水志工在等待下水的空檔協助清理步道附近的垃圾,深刻體認步道帶來觀光人潮,卻沒有得到主管機關應有的照顧與維護,造成更大的破壞。
在地觀察:陸上人為活動頻繁 海水有如「味增湯」
杉原灣附近的地質脆弱,屬於「利吉混同層」,容易發生土石流與地滑,開墾種植或開挖等人為擾動很容易加速地表土壤流失,黃色黏土在海灣內打轉、沈降後,隨即在珊瑚礁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常出國潛水的志工楊琇婷形容,現在終於體驗到在「味增湯」裡潛水的感受了。
長年觀察杉原灣海洋生態的居民顏瑞福表示,早年杉原海域十分清澈、珊瑚美不勝收,魚蝦更是豐富。近年來海水混濁的情況比以前嚴重、要花更多時間才會消散,珊瑚礁的生長狀況也大不如前。定置漁網位置也越來越靠岸。
民眾擔心,陸域開發和漁撈包夾杉原灣,海洋生態如何復原?顏瑞福建議,政府應偕同在地居民一起成立海洋保護區,遵循原住民生態智慧,明確訂立採集準則或休漁時間,才能幫助杉原灣生態系復原。
垃圾清不完 志工決心從自己做起
據在地潛水教練林武順表示,今年7月22日麥德姆颱風過後,很多草屑、垃圾從陸地沖入海中,由於海灣內水流較弱,垃圾沖進來後難以離開,就這樣堆積成山,在岸上成了草屑、垃圾糾結成團。
第一次參加珊瑚礁體檢、在大專任教的志工林永修老師回憶,30多年前三仙台還沒有興建跨海拱橋(1987年落成)時,就曾經拉著小橡皮艇到三仙台上露營,那時的海洋美極了,沒想到再次舊地重遊,陸上及海域都有劇烈的變化。
主辦單位表示,讓更多潛水志工瞭解珊瑚礁生態系的重要,及在日常生活中有正面的貢獻,正是推行珊瑚礁體檢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來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7名不藥除草志工也到場協助淨灘,並努力清除纏繞在珊瑚礁上的漁網、碎布及纜繩,然而成果有限。
志工志工陳泰佑感慨說,一般人常經意或不經意的破壞與霸凌環境,但是大自然不會喊痛,只會默默承受,然後留下令人心碎的痕跡,以前教練都說不要撿垃圾,但現在他決定要貢獻一己之力開始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