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村桃米相見歡 海南村民暢談社區營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姊妹村桃米相見歡 海南村民暢談社區營造

2014兩岸有善環境農業交流,系列報導四

2014年10月20日
本報2014年10月20日南投訊,林姝函報導

南投埔里,位在台灣心臟地帶,受惠於四面環山地形,成為農作天堂,其中筊白筍更是埔里人的驕傲,種植筊白筍的一窪窪水池還兼具調節氣候的功能。

來自海南島博學村的「2014友善環境NGO交流團」,19日回訪2011年締結為姊妹村的南投桃米生態村。團員們發現,想趕上桃米現況,還有一段路要走。

埔里有機農陳果寶分享四季豆的栽種心得,交流團成員聽得津津有味。

「摘下來就能吃」 海南農民先震驚後讚不絕口

埔里與鄰近的魚池鄉、仁愛鄉及國信鄉有機農友合組成「台灣之心大埔里有機聯盟」,創設農友即為股東、共負盈虧的「清禾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交流團在聯盟班長洪權宏的帶領下,實地踏訪有機農園。剛開始交流團成員仍半信半疑,拿到農友現場摘下分享的四季豆,還好心提醒工作人員「要擦、要洗」才能吃,直到自己咬了第一口,才發現那清甜的滋味讓人欲罷不能!

緊接前往有機筊白筍園,女主人親自導覽生態魚池與筊白筍池地,她表示,有機作物的收成雖然比別人少很多,但她享受、珍惜的是跟池裡的青蛙、水鳥與土壤共同生活,並跟每一位來訪嘉賓分享這些成果。交流團成員不斷討論,並實際觸摸土壤與有機肥。除了滿滿的感動,也開啟了新視野。

低碳小旅行 電動自行車巡迴看見桃米生態經濟

暴雨來時蓄水力極佳、能提供下游乾淨灌溉水的草湳濕地,是每年5、6月賞螢的最佳勝地。女主人表示,保留一塊叢草蔓生的地,不讓車輛接近,竟創造了比蓋建築作生意還高的經濟產值。一潭沒有源頭只有出口的泥水,兼具了生產、生態與生活功能。她說:「當環境永續,生產和生活才能永續。」

海南交流團成員騎著電動自行車環繞桃米社區。

海南交流團19日上午騎乘桃米剛推出不久的電動自行車,漫遊桃米生態村的營造成果。電動自行車完全依照桃米需求設計,不排碳、低噪音,幾乎融入周遭只有潺水與鳥蟲的聲響。

發展至今,可察覺桃米生態村的定點規劃以生態為主,尤其重視保護水資源,在不干擾大自然運作的原則下,點綴趣味性的設施,如蜻蜓流籠、同心齊步才能抵達對岸的同心橋等。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指出,他們現在的目標是「融合跨界元素,植入音樂、美學、與文學;善用地方資源,活絡經濟;惟有地方的主體性與自信提升,才能讓社區民眾重新肯定自己生長的地方。」

驚嘆桃米步步實現創意 海南島推社區營造仍缺資源

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盛廣濤表示,社區營造要成功,「主題」是關鍵。許多社區營造吸納太多意象,到頭來反無法凸顯特色。他認為桃米生態社區歷經多年規劃、修正的模式值得學習,因為在海南,藍圖構思得精緻完整,但卻別想完全落實。

盛廣濤亦感嘆,海南目前的社區營造極度缺乏資源。以災後重建為例,地震發生後短時間內湧入各地捐贈的金錢與物資,但卻沒有長期規劃及妥善運用,而政府援助也僅有補償金,沒有進一步提供技術、專業或輔導當地重建產業與生活。

桃米生態村「以青蛙為老闆」,大家擺出姿勢向青蛙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