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界「高吊」反壓迫 24小時行動藝術開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藝文界「高吊」反壓迫 24小時行動藝術開始

2014年10月30日
本報2014年10月30日台北訊,鄒敏惠報導

身著白衣的舞者手持玫瑰,堅定的緩步繞行於北市鬧區內罕見的靜巷,紀念這處走過拆遷危機,20年後仍然屹立的「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並與來自美、日、澳的現代舞大師共聚一堂,為第九屆蔡瑞月舞蹈節拉開序幕。

第九屆蔡瑞月舞蹈節結合公民團體,揭開24小時反壓迫行動藝術序幕。

藝術不脫離社會 蔡瑞月舞作為民發聲

20年前的藝文沙龍,今日的社運搖籃,蔡瑞月舞蹈節今年穿越時空,再結合藝文界、公民團體與國際藝術家,以「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為主題,18名舞者與不同議題的代表將於今(30)日下午至明日下午1時,高掛在15層樓高的吊車上,展開24小時的行動藝術,重現當日「高吊反壓迫」的決心,宣示對現實壓迫永不妥協的精神。

1994年因都市擴張,蔡瑞月舞蹈社面臨拆遷命運。颱風天中,3名舞者24小時高掛在吊車上,呈現「我家在空中」作品,抗議不當徵收,守護周遭日式宿舍群與台灣現代舞的重要基地。「我們的藝術從不脫離社會。」蔡瑞月舞蹈社董事長蕭渥廷表示,藝術是為大眾發聲的,蔡瑞月舞蹈社在威權時代關心人權,在當代關心反核、土地、性別、弱勢勞工等議題,「抽離了政治,它(藝術)將只剩軀殼,沒有靈魂。」

參與者每人手持一朵玫瑰。「高吊反壓迫」行動藝術。

不只是選舉 「民主」由人民定義

承接這股力量,在24小時行動藝術過程中,主辦單位將針對經濟勞工、土地房屋、主權人權、性別多元、原住民權和環境友善六大社會議題舉辦深度對談,透過藝術與的結合,再一次傳遞生生不息的公民力量

經濟民主聯合召集人賴中強點出,「從2012年到今年的318學運,很多公民團體選擇以『民主』命名,有越來越多人正親身實踐不一樣的民主概念,而不是只有選舉而已。」賴中強說,這樣的訴求近年來已擴及社會各層面,特別是在勞動和經濟體制上,表達出台灣人民渴望尋回尊嚴的心聲。

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理事長彭龍三表示,人民已無立錐之地,光是把都市更新議題的相關團體名稱唸過一遍,就要花上2分鐘;迫遷無所不在,但戰場也無所不在,不達居住正義,不會停止抗爭。

民眾將歷年來的群眾抗爭影像黏貼在紀念牆上。

反壓迫 肢體表現是共通語言

立法委員翁金珠感嘆,從年初的服貿學運到近日的食安危機,台灣淪落至此讓人寒心;但就像當年成功擋下蔡瑞月舞蹈社的拆遷案,自己的國家,人民只能自己來救。原住民議題代表,撒烏瓦知部落顧問盧建銘教授則以頭目身分發言,贈以一句饒富意味的阿美族族語,意為「很美的地方」,提醒不管是部落身處的山林、溪谷,或是都市中殘存的歷史古蹟,都是台灣美麗的風景,不應該遭到任意的糟蹋。

日本的人間國寶,現代舞大師折田克子表示,肢體表現能力是人類的共通語言,也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折田克子也是台灣舞蹈家蔡瑞月的恩師,這次特別趕來台灣表達祝賀,並將舞蹈家蔡瑞月當年赴日習舞的證書重新裱框餽贈,以彌補其珍貴文件毀於當年一場大火的遺憾。

「藝術是所有文化的基礎」,澳洲現代舞先驅伊莉莎白․陶曼現場講述澳洲原住民族之間流傳的彩虹蛇傳說,呼籲大家重視環境的反撲力量,一起為非核家園努力。美國人權編舞家埃立歐․波瑪爾則帶來最新舞作,以阿根廷第一夫人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奉獻社會底層人民的生命故事為主軸,帶出社會不正義的國際現實。

澳洲現代舞先驅伊莉莎白․陶曼為第九屆蔡瑞月舞蹈節帶來最新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