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經濟】綠色經濟成趨勢 台灣在地企業如何實踐?(二) | 環境資訊中心
綠經濟

【綠經濟】綠色經濟成趨勢 台灣在地企業如何實踐?(二)

2015年02月11日
作者: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

台灣每年至少產出45億個寶特瓶,這麼驚人的數量,有一部分被運至回收場降級回收,但還有更大一部分被掩埋、焚燒或流浪到海洋中。隨著寶特瓶的數量愈來愈多,產業界用創意開創了另一片商機。

回收寶特瓶在製衣前先打成碎片。圖片來源:梧桐基金會

用大愛及創意解決環境問題

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在2006年投入寶特瓶紡紗的製作,希望解決寶特瓶氾濫又無法有效回收的問題,並將再製出的毛毯用於國際賑災。寶特瓶回收再製的毛毯廣受各界歡迎,大愛感恩科技遂在2008年成立,擴大生產寶特瓶紡紗並將之商業化。

溫暖的毛毯、圍巾、精美的書袋、背包……只要是生活中所需的布料,回收寶特瓶材質都可以是替代方案。一般的棉、麻栽種不易,過程需耗費大量的水及農藥,而化學纖維則仰賴石油作為原料,在能源供應不足的今日並非最經濟的做法。反觀,寶特瓶回收後,卻是取代傳統織物的最佳材料,再製的保特瓶回收纖維柔軟又舒適,質感並不輸傳統織物。

常見的寶特瓶有透明及綠色,偶有其它雜色,因此即使不需染色,也能織出純淨的白色、淺綠色,或雜色加上竹炭後的灰色。雖然顏色的選擇變少了,但卻省下漂白、螢光劑及染劑的成本,以及後續可能的汙染問題。每一件產品上,還貼心附贈了一個小標籤,標註著這件產品是由幾個回收寶特瓶製作而成,讓消費者對於環境保護成效更有感。

回收寶特瓶製成的衣服。圖片提供:梧桐基金會

看似無本簡單的生意,其實背後的處理程序相當複雜。寶特瓶要能有效回收,從分類到清洗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過程中還必須將不同部位的材質,包含瓶蓋、包裝膜等一一拆除,繁雜的處理過程造成較高的成本,但是若與環境成本相比較,還是值得的。

結合NGO與企業雙重優勢

第一線的回收工作,由散佈在各地的慈濟志工默默付出完成,大愛感恩科技接手後續的再清洗、製紗、產品化及行銷販售。原料的前置處理,若沒有NGO屬性的慈濟志業支持,恐怕是一般中小企業難以負荷。後續的產品設計、製成及行銷,若缺少一定規模的企業體也無法有效達成。結合NGO及企業的雙重組織優勢,大愛感恩科技以成為成功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自許。

除了創意解決環境問題並獲利,大愛感恩科技並將所有盈餘捐贈慈濟,而非進入董事或股東的私人口袋,讓獲利能集中分配,用在更有需要的地方,創造更大的效益。以企業組織型態解決社會環境問題是「社會企業」成立的基本目的,在獲利的同時解決環境問題,並將盈餘回饋給社會正是綠經濟的起點。(系列文章2/4,前篇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