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呂氏攀蜥、長鬃山羊 花蓮秀林大理石礦場進二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衝擊呂氏攀蜥、長鬃山羊 花蓮秀林大理石礦場進二階

2015年02月13日
本報2015年2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繼上個月萬達礦業在宜蘭縣南澳鄉大白山地區的開採計畫,因威脅台灣水青岡而進二階環評;13日下午,榮豐在花蓮秀林和平溪流域的礦場環評,也因衝擊原生林生態,遭環評小組建議送入二階環評。

榮豐案因位於國有林班地、保育類動植物保護區等,可能衝擊文化資產、自來水取水口,區位不明等因素,去年10月初審時,小組便建議開發單位自願進入二階,但該公司仍堅持留在一階繼續審查,如今因衝擊保育類、珍稀動物遭小組建議進二階,將待環評大會確認。

該地區生態調查到相當多珍貴物種

此「大濁水溪礦場」位於花蓮秀林和平區林班地,也是和平溪流域,此案在2000年通過環評,當時的礦場面積約7公頃,此次申請新舊相加後,面積近40公頃,因此得重做環評。

採的是大理石礦,計畫每年營運量45萬公噸。榮豐礦業表示,雖然申請屬大面積,但實際操作上,將採一次2公頃,採完便補種植生,之後再開採下一區。他們估計對環境衝擊有限,一再強調植被可經補植回復,動物們也可自行遷徙離去與重回,但這樣的評估遭到小組質疑。

花蓮秀林大理石礦場送進二階理由

開發基地目前為原生林,經開發單位調查,該區域內有多項二三級保類動物,其中台灣長鬃山羊、呂氏攀蜥都屬二級且為特有種。環委張學文強調,尤其呂氏攀蜥相當稀有,自1998年由學者呂光洋發現後,目前紀錄其分佈僅在宜蘭、花蓮的600公尺至2000公尺中海拔山區。張學文解釋,比起長鬃山羊,屬兩生類的攀蜥需要潮濕的環境,當整片天然林消失,地面溫度也將上升,原本潮濕、腐爛環境也將改變,牠們要尋覓到新的棲地並不容易。

除此兩種生物外,尚有觀察到山羌、食蟹獴、台灣彌猴、台灣山鷓鴣、大冠鷲、黃嘴角鴞、鵂鶹、朱鸝等二三級保育動物,與竹柏、台灣扁柏、花蓮爵床、岩生秋海棠、日本衛矛與細葉蚊母樹等原生與特有種植物,在區域內的分佈紀錄可謂「密密麻麻」,顯示該區為生態相當豐富的天然林。

而會議中卻因林務局於2012年已表態原則同意租用而起爭議,小組與宜蘭縣環保局質疑,既然生態調查於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進行,後於2012年的同意,且調查結果得到其動植物生態豐富的結果,那麼林務局應該重新核發是否同意的文件,以符合野生動物保育法中「不予騷擾」的規定。但林務局並未派員參與會議。

張學文認為,既然林務局目前已有不砍天然林的政策,那麼租借國有地的規定也該有有所通盤檢討,例如是否等環評通過與否再決定是否出借等,或是提出明確的政策宣示。

該場舊礦區復育成果,不獲環評委員接受

雖然業者一再提出植生復育,但環委們反提出該區鄰近舊礦場復育10餘年仍為一片草生林來質疑,目前其復育地多為血桐、銀合歡等植物,與原先林相豐富的狀況大不相同。業者也坦承,由於自身無信心做好復育,所以已委託林務局來復育。

環委們因此更加憂心,指出林務局已是專業,都僅能做到如此,將來復育計畫寫得再漂亮,又能如何落實?且業者也表示,雖然該區植生有3、50種,但以他們的能力,復植1、20種已是極限。

至於為何礦區的植生復育普遍難以成功?張學文解釋,應是失去表土與粉塵遍佈所致,當採礦挖去表土的有機質,土壤要重建相當困難也需要長久的時間,而礦場粉塵遍地的狀況也造成寸草不生的狀況,甚至落在樹葉上,也讓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死去, 而粉塵向下淤塞,又將衝擊水資源的保育。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