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71個痛 | 環境資訊中心

海洋的71個痛

2015年03月31日
作者:馮加伶;編譯: 馮加伶、孫介珩、曾景鴻、謝佳男

※編按:海洋長久以來面臨的問題之多,人類應該如何著手解決?2011年,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專家,集結來自各國學者、政府官員、非營利組成員,開始蒐集並彙整這些海洋保育相關問題,歷時3年,從一開始631個問題整理出最重要的71個問題。去年(2014),此份報告刊登於學術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最重要的71個問題有哪些,而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是否也讓這些問題困擾著我們的海洋?

Ocean’s seventy-one是什麼?這可不是好萊塢電影Ocean’s twelve(中譯:瞞天過海)的系列電影,而是攸關海洋生態系未來的71個重要問題!

海洋和人類社會的關係相當密切,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最新統計資料,海鮮佔全球約29億人口中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的20%,是交通和大規模的貿易運輸媒介,也是許多沿岸居民的生活和文化價值的重心。除此之外,海洋生態系還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服務,像是營養鹽的循環、碳封存、海岸防護、調節氣候、提供氧氣等等。

海洋中的生物固碳(碳封存)圖片來源:http://theresilientearth.com/?q=content/ocean-co2-storage-revised

但自從人類世(地球的最近代時期,從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系造成持久影響開始)以來,人為活動對全球環境所帶來的負面衝擊不斷,像是過度開發、海洋酸化和暖化、棲息地破壞、汙染和外來種問題等等,都對海洋生態系的完整性造成嚴重威脅。

上述說明或許還不能讓你感受到海洋的重要性,且讓我們把話講得更白一點──海洋主宰著地球所有生態系的正常運作,左右著人類的未來,海洋受到破壞,人類也會跟著滅亡。這個利害關係,應該就能讓你和大海站在同一陣線了吧!

解決問題前先定義問題

海洋的處境艱難,面臨的問題何其多,人力和資金又相當有限,到底要先解決哪一個?哪些問題才是最關鍵?該怎麼做才能暫緩破壞?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定義問題。

為了瞭解海洋生態系所面臨的問題到底有哪些,一群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海洋學家,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在2011年第二屆國際海洋環境保護大會(IMCC)時,集結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政府官員和非營利組織的成員,舉辦了一個為期2天的工作坊。

首先,他們跟IMCC的與會者、專家同儕和保育生物學會徵求問題,一開始共募集了631個候選問題。他們逐步審視這些候選問題,透過篩選和投票將問題減少到316個,接著將這些問題以領域分類。隔年2012年時,他們再度舉辦一個2天的工作坊,這次與會者則先依其專長分組檢視不同類別的問題,根據問題的重要程度進行篩選,並依問題的相似性進行合併,整理出一份候選名單。最後,再由所有的與會者一起投票,依得票數的高低篩選出最重要的71個問題。2014年時,這些歷經3年時間整理出來的71個問題,終於在保育生物學期刊刊出

這些問題闡述了海洋保育所面臨到的特殊狀況,可提供投身海洋保育的人士、研究者和投資者一張藍圖,增加對海洋生態系的瞭解、發展對海洋保育有助益的計畫。如果我們能回答這些問題,就能改善海洋保育的現況,以永續的方式管理全球的海洋資源。人類與海洋的關係密不可分,這71個關於海洋保育的重要問題,真的不可不知,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71個問題到底有哪些!

8大核心問題,帶你看見海洋悲歌

問題共彙整成8大類,點選連結可直接跳到該選項:漁業氣候變遷其他人為威脅生態系海洋公民政策社會和文化觀感科學事業

幽靈漁撈是指被丟棄或遺失在海中的廢棄魚網,卻依然持續進行漁撈,造成困網的海洋生物死亡。圖片出處: http://www.tonywublog.com(Image credit: Tony Wu)

  • 第一類:漁業
  1. 幽靈漁撈造成的海洋生物量損失有多少? 減少此耗損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2. 休閒漁業對海洋生態系的衝擊為何?
  3. 如何改善漁具漁法,使其對棲息地的破壞降到最低?
  4. 在評估漁業資源可捕撈量時,高階掠食者與其他物種的攝食需求應被考量至何種程度才能夠確保生態系的健康?
  5. 該如何降低合法、非法、未通報和未受規範漁業(IUU)的混獲所造成之衝擊,使得原本因混獲而數量減少的物種能再現生機?
  6. 禁捕區(no-take zones)在哪些情況下能對週邊漁業提供助益?
  7. 負面演化(negative evolutionary effects)對永續漁業影響的影響程度為何? 如何使其影響降到最低?
  8. 如何透過「暫時禁捕」讓海洋保護區系統的利益極大化?
  9. 在何種情況下水產養殖能對海洋保育提供淨利益?
  10. 生態標籤認證系統的哪些特色,使其可以作為永續漁業的指標?要發展到何種程度,這個認證系統才能對全球漁業的永續有幫助?
  11. 預防非法、未通報和未受規範漁業最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是什麼?     
  • 第二類:氣候變遷
  1. 在氣候變遷如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下,小島型國家要如何維護當地糧食安全又保有遵守國際保育公約的能力?
  2. 針對氣候變遷與海洋酸化所造成的影響,禁捕區或高度保護的海洋保護區可提供多少程度的生態系統回復力?
  3. 海洋生態系與物種將如何適應與應對來自海洋酸化、缺氧和暖化對個體與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影響?何種程度的緩解是可行的?
  4. 哪些因素會讓物種(熱帶/溫帶物種、固著性/移動性物種)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壓力特別敏感?
  5. 哪些措施可用來預防地域性物種因氣候變遷而滅絕與消失?
  6. 全球氣候變遷與海洋酸化將如何影響海洋生產力,最終影響生物多樣性?
  7. 如何盡最大的可能來辨識與保護海洋氣候避難所?
  8. 隨著極圈海洋環境的暖化,人為活動亦將逐漸擴展至此,隨之而來的壓力(像是噪音、外來物種和汙染)會增高到何種程度?而這些改變會對極圈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哪些影響?
  9. 氣候變遷和海洋酸化會對海洋環境中物種的分佈、歧異度、相對豐度、疾病流行率和入侵物種等,造成何種影響?
  10. 人類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所發展出的科技減緩策略(如防波堤),會對生態造成哪些可能的影響呢?
  11. 人類造成的海洋景觀轉變,將如何伴隨氣候變遷衝擊而影響其他海域?
  12. 氣候變遷會對海洋生物的3D空間分布、數量和散佈造成哪些影響?背後又有哪些含意呢?
  13. 為了因應海洋環境的改變,海洋生物(尤其是附著性的生物)需要發展出哪些能力?
  14. 海洋生態系中生物與非生物固著碳源的能力,會如何隨著時間變化?
  • 第三類:其他人為威脅
  1. 現存及新興海洋病原體擴散所造成的影響,可以用哪些策略來減緩及管理?
  2. 哪些人為活動所造成的壓力對宿主及病原體相互關係的影響最大?
  3. 如何預測缺氧死區的形成並預防?一旦死區形成,該如何逆轉?

Dead Zone(死區)的形成:(1)春天時,溫度較高的淡水從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海灣,形成了一個屏障,阻隔下方海水進行氧氣交換。(2)從肥料和汙水中而來的氮、磷營養鹽促成了大量藻類生長,等藻類死亡後,屍體會沉降到下方的海水被細菌分解,這個過程會消耗許多氧氣。(3)下方海水的氧氣濃度越來越低又無法進行氧氣交換,死區就此形成。 圖片來源:Nola.com(image Credit: Dan Swenson )

  1. 該如何將使用新科技(例如電力設備)後所累積的影響快速且有效地評估,進而轉成預防性的政策建議?
  2. 漏油事件所造成的破壞該如何量化估算?有哪些生態相關的指標可用來評估?
  3. 有哪些科技或生物限制使得我們無法有效清理石油或其他化學物質的急性或慢性洩漏?要如何讓社會與經濟抉擇在開採、萃取、運輸或使用這些物質的同時也知道這些限制?
  4. 如何使觀光旅遊對海洋生態系的利遠大於弊(讓利益極大化並使負面衝擊降到最低)?
  5. 都市化對海岸、河口區土地使用模式的改變、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如何透過政策和實作整合來減緩這些影響?
  6. 人為噪音會以何種程度及方式影響海洋動物的族群,特別是高度依賴聲音的動物?這些衝擊會如何在時間與空間上累積?
  7. 對於人類所產生的劇烈與長期環境壓力因子,我們有哪些相對應的保育方針?
  8. 海洋汙染物(如: 塑膠或廢棄物)會造成哪些具有累積性甚至禍及族群的影響?
  9. 如何降低航運對海洋生物及生態系的負面影響(像是敏感棲息地的分佈、二氧化碳和炭煙的排放、水下噪音、建設和操作過程中所釋放的污染)並增加大眾對這些負面影響的公眾意識?

(註:炭煙又稱黒炭,是指化石燃料未完全燃燒而產生的煤灰及其他懸浮粒子。) 

  • 第四類:生態系
  1. 該如何辨識、保護和恢復關鍵性的大規模生態過程?
  2. 如何將各生態系之間的物種回復率整合成推動保育的目標,並用來評估保育的成功與否?
  3. 何種復育模式(像是原棲息地復育、移植等)對原始海洋生態系的形式、功能和供給,助益最大?
  4. 基於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如何讓保育策略在各種類階層、棲息地和不同規模間,能夠有效地實行並維持連結,以確保海洋群落的恢復?
  5. 自然環境及人為影響造成的改變,要到何種頻率、強度和幅度,才會影響各物種的分布和數量及其在海洋生態系中的群落?
  6. 如何將生態系統服務所提供的價值(已知/未知、定量/定性)與海洋保育規劃和管理結合?該如何評估要對這些生態系統服務提供多少保護?
  7. 我們該如何辨別出海洋生態系中受到瀕臨絕種威脅的物種?何時該將分類方法(triage approach)應用在極危物種的保育?
  8. 我們該對海洋生態系中,種間基因多樣性的鑑別和維持,提供多少關注?
  9. 該如何找出海洋生態系和各物種的臨界點,如果超過這些閥值會有哪些後果? 後果是否可逆? 
  • 第五類:海洋公民
  1. 激勵人們為保護海洋環境而改變過往行為的「最佳方案」為何?最該改變的行為是哪些?
  2. 有什麼方法和工具能夠讓公民加入保育海洋的行列?
  3. 有哪些重要的訊息、觀念和能力應該要儘快與公民溝通、和公民一起培養,使其了解海洋保育所面臨的現況?
  4. 針對不同群眾的不同價值觀與看法,建構海洋保育議題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 第六類:政策
  1. 該如何提高海洋保育相關之國際條約的有效性以及實踐程度?
  2. 「公海管理」最特別的挑戰為何?確保公海治理、保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最佳方案」為何?
  3. 如何早一步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評估海洋系統,以描述過去歷史基線給我們的啟示?
  4. 估算、評價以及管控海洋環境中,人為多重壓力及衝擊的「最佳方案」為何?
  5. 解決關於海洋環境政策衝突(例如:陸地與海洋政策,組織的雙重授權)的「最佳方案」為何?
  6. 如何衡量海洋保護措施與政策是否成功?那個成功的因素最容易移轉給其他區域和保護活動?
  7. 如何打造、適當管理並且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海洋保護區網路?
  8. 海洋空間規劃如何應用於海洋保育目標?
  9. 科學證據如何作為海洋保育政策產出的基礎?若證據本身有矛盾或衝突該如何解決?
  10. 應該如何將不確定性,風險和防範納入到有效的海洋保護政策制定?
  11. 量表治理模式(研考)如何呈現海洋保育的成就?
  12. 海洋物種的貿易該如何有效的被管制、管理以及監測?
  13. 即使對新型態的海洋污染影響與資源保護還未完全了解,應如何針對這些污染進行規範?
  • 第七類:社會文化觀感
  1. 人類因各種世界觀型塑而成的各種看法、關係和敘事如何與海洋環境產生連結?如何影響海洋保育?
  2. 海洋保育議題如何在承認地方治權和國家主權的同時,保障食物安全、文化安全以及人類福祉等更高層次的命題?
  3. 海洋文化遺跡、海事遺跡及生態保育,該如何結合以符合利益關係人的最大利益?
  4. 如何發展和傳遞海洋保育進程和成果中的社會公平正義(納入性別、世代以及社會經濟權益)
  5. 我們能從不同規範中的衝突管理、解決方案和迴避學到哪些對海洋保育有益的事情? 
  • 第八類:科學事業
  1. 如何提升分類的專門技術,減少海洋生態系的保育和管理的不確定性?
  2. 如何改變學術文化和管理文化,使其更資料公開並讓一般人更易取得和標準化?
  3. 那些策略可以用來推廣長期的跨領域合作和整合?

這些問題或許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開,可能需要好幾年、甚至幾10年的時間。過去,我們低估了海洋生態系的重要性,加上對海洋生態系的瞭解遠不及陸域生態,限制了我們保護海洋資源的效率。但是,現在我們需要更積極的作為、需要讓更多人了解海洋的重要性、需要研究人員、權益關係人、管理者、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的共同合作,加強海洋生態系的管理,讓海洋的未來走向永續。

海社 Formosa Ocean Society

臉書上的公開社團,定期舉辦讀書會討論與海洋有關的議題。希望能透過一個跨領域的讀書會,除了對關於海洋的各項議題加以理解外,也能夠透過跨域的對話,對海洋的議題與時事有更多面向的理解。